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影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进行颈动脉血运重建的2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情况分为单侧组(185例)和分期组(29例),术后记录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情况,随访经影像学检查评估靶血管通畅情况,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14例患者累计接受243例次CEA手术,除1例闭塞患者外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单侧手术者185例,分期双侧手术者29例,分期手术间隔时间1~28个月(3.1±4.6个月)。单侧组中CEA(185次)术中阻断时间10~28min(13.5±8.1min),分期组中CEA(58次)11~27min(14.2±6.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情况:⑴8例(3.3%)出现颈部切口血肿,其中单侧组6例,分期组2例;⑵19例(7.8%)出现颅神经损伤症状,其中单侧组14例,分期组5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42,P=0.258)。主要不良事件情况:⑴13例(5.3%)术后出现高灌注表现,单侧组8例,分期组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6,P<0.001);⑵4例(2.3%)出现心脏事件:2例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单侧组;2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中单侧组1例,分期组1例;⑶3例(1.6%)出现脑卒中,其中单侧组2例,分期组1例;所有脑卒中事件均发生在手术侧;术后30天内脑卒中、心脏事件和死亡总体发生率为2.88%(7/243);3.术后中远期期随访率为94.4%,202例获得随访,失访患者中单侧手术者失访11例(2.8%),余随访6~47个月(27.6±9.4个月);分期手术者失访1例(2.3%),余随访7~56个月(24.1±10.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⑴5例(2.2%)患者出现新发心脏事件,4例为心肌梗死,1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⑵3例患者(1.3%)出现脑卒中,其中2例为出血性大卒中,单侧组中1例死亡;⑶3例(1.3%)患者死亡。中远期随访结果230例次患者脑卒中、心脏事件和死亡总体发生率为4.78%(11/230);5.logistic分析结果:既往心肌梗死、手术对侧颈动脉狭窄、年龄≥65岁、吸烟的风险比(HR)分别为2.18、2.61、2.51、5.96。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安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安全有效,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年龄≥65岁、吸烟、手术对侧颈动脉狭窄、既往心肌梗死是影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发生中远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