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被认为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最伟大的当代美国小说家之一。他一生阅历丰富,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贝娄共计出版十三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评论和札记等。他的文学成就卓著,他曾三次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54、1965与1971年)、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1976年,因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作品中不仅对历史进行了深层次的窥视和探索,同时清醒的审视了美国社会的现状,不断分析生存的苦闷和矛盾。《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出版于1970年,为索尔·贝娄获得了第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这部小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创伤主题。二十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危机等给人类留下了沉重的创伤记忆,如何呈现和反省这些创伤记忆是文学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正是以二战中的大屠杀事件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的社会危机为背景,描绘了赛姆勒先生在这种背景下所遭受的创伤。因此,本文试图以创伤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贝娄的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进行研究。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对小说主人公赛姆勒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挖掘其创伤的根源,诠释其创伤的外部表现以及主人公如何走出创伤。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基本概况,阐述创伤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状况,并梳理国内外对《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分析造成主人公创伤的根源和创伤的激化:战争、大屠杀对赛姆勒的打击,妻子的死、对德国士兵的杀害是赛姆勒创伤的根源,而战后纽约城市的社会危机则加剧了赛姆勒的创伤。第二章主要剖析赛姆勒创伤的外部表现,其创伤主要表现为:战争对其身体上的伤害、创伤事件的不断侵袭与再经历、对创伤刺激物的回避以及他对世界和自己的冷漠和嘲讽。第三章探索创伤者如何走出创伤,赛姆勒通过寻求安全感、对他人讲述创伤经历、重建新的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对创伤事件的原谅和忏悔等几方面的尝试,他渐渐地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全感,逐渐减轻自己的创伤。结论部分总结了前文分析并指出了小说的书写意义,文章不仅描述了大屠杀事件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危机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伤害,更描述了创伤受害者在一个变革的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其走出创伤的途径。而小说的意义也就在于安抚世上的受伤心灵,引导世人反思生命的意义,直面生活中的困境,并为创伤者指出了一些恢复创伤、走出创伤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