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市)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市)经济对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县(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如何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市),有效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县(市)科技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利用国家科技部开展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获得的数据,对我国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论文分析了科技进步的内涵,讨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设计过程;然后,分析了我国县(市)科技进步评价的目的、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了县(市)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论文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县(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当前我国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现状,提出我国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定性分析了每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科技部开展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2004年全国979个县(市)有关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有效数据,对我国县(市)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中,首先分别只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速度,对我国县(市)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然后针对聚类所得的各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影响县(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特别是关键的科技发展指标,由此得出结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市)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验证了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论文最后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市),分别提出了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与数据监测分析研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已经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比较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