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处理事物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主体的发展程度及其与客体发生关系的方式不同,人们用以观察和评价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哲学史上存在过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和派别,都可以看成是哲学思维的不同模式。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认为,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中必然体现着一个时代中最为精细和最美好的东西。因此,我们理解了时代的哲学及其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根本特点及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所体现的思维方式,看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生活基础上,人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人们为什么这样思考问题,其思维方式又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又怎样,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等,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引起了学术界关注,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文章纷纷在学术期刊上出现。本文首先从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意义是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发展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进行探析,然后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新的思维方式构建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