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镇静的镇痛效果;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静脉长期输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的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将收治入ICU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采用微泵持续静脉输注5ug/kg/h瑞芬太尼+0.04~0.2mg/kg/h咪达唑仑,B组采用微泵持续静脉输注10ug/kg/h瑞芬太尼+0.04~0.2mg/kg/h咪达唑仑。C组采用微泵持续静脉输注0.1ug//kg/h舒芬太尼+0.04~0.2mg/kg/h咪达唑仑。D组采用微泵持续静脉输注0.2ug/kg/h舒芬太尼+0.04~0.2mg/kg/h咪达唑仑。E组单用咪达唑仑,首剂0.04mg/kg,随后初始0.1mg/kg/h输注。镇静评分采用镇静-焦虑评分(The Ri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镇痛评分采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观察患者用药前后、拔管后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SAS评分、CPOT评分及不良事件。 结果:五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各组间镇静镇痛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均P>0.05)。A组、B组、C组、D组的心率分别于各对应的时间点明显高于E组。用药初期(4h至16h),B组平均动脉压较 A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小于 B组(P<0.05)。各组动脉血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能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随着输注浓度的增加,瑞芬太尼对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两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