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院就诊流程移动智能化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大医院几乎都面临着就诊患者到处排队、人满为患的困扰,在传统医院的就诊流程中,挂号、收费、候诊等环节均需要固定人员进行办理,受人员数量、设备数量的限制,当就诊人越来越多时,挂号、收费、候诊及服务咨询以上几个环节都是人满为患,造成了整个就诊流程的瓶颈。如何优化传统的就诊的流程,提升这几个关键环节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当前各大医院继续解决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各大医院在传统服务模式下无法提升就诊体验的现状,具有更佳就诊体验的移动互联网新就医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已经从概念模型走向应用。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此时庞大的用户数量,微信公众平台已增加各个行业的服务应用,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产物,彻底地颠覆了大众传统的生活习惯,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加速革命。我们亲眼目睹微信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交流等方面的改变,而作为微信的重要部分微信公众平台,更是给各大传统行业、新媒体、网上购物、社交、网络营销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本文以医疗就诊流程为基础,分析了306医院服务方式的现状及就诊人群在传统就诊流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提出基于微信平台移动智能化的就诊新流程,就诊流程移动智能化的研究根据医疗就诊服务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确定了整改方案及技术措施,以微信平台为依托,将移动互联网的理念应用到医院就诊流程的智能化、移动化中,为就诊患者提供移动挂号、自助报道、远程候诊、微信支付、病例查看、报告查看等服务,从而满足公众对便捷就诊的需求。移动智能化的新就诊流程从设计方面划分成以后台管理及就诊服务两大部分,后台管理实现对服务信息的管理及维护,就诊服务为微信用户提供医疗就诊相关服务,后台管理是就诊服务的数据支撑,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完整的新型医疗就诊平台。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选取了MVC设计模式,android作为基础平台研发框架,使用Webservice完成对数据的接口交互。2、构建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完成对通信数据的存储与读写。3、完成了微信平台上移动就诊流程的搭建,熟悉了基于微信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特点与系统框架结构,掌握了基于微信平台应用的开发流程以及调试过程。4、完成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就诊软件设计与开发,实现移动挂号、自助报道、远程候诊、微信支付、病例查看、报告查看等功能。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自助化、自主化,全方位满足了用户的医疗需求。
其他文献
<正>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或眩晕,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复视、头痛等症状。本研究应用尼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
探究婚孕前开展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选择来我院进行婚孕前检查并接受健康教育对象24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4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婚孕检查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它是从来源广泛的甲壳素脱乙酰化获得的,其降解产物一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
密码是经严格科学证明的网络空间安全的根本性核心技术.密码与其服务对象和科技发展呈扭结螺旋式发展态势.随着网络空间技术飞速发展和密码攻防对抗的内在驱动,密码的内涵外
政务微博拟人化是指赋予政务微博虚拟人格并以"虚拟自然人"的身份与网民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策略。拟人化策略在政务微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目前存在着诸如"过分调侃式互动"、"
目的研究CT血管三维重建对鉴别布加综合征(BCS)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诊治的BCS患者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接受CT血管三维重建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