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谐振点控制的闭环无线供电系统设计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能传递技术在近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对电能的使用在大多数场合没有摆脱对输电线缆的依赖,错综复杂的电源线频繁插拔存在摩擦、老化等问题。因此,无线供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电能传递技术,摆脱了对传统输电线缆的依赖,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现,现已逐渐开始应用在民用电子产业、电动汽车充电等方面。目前大部分无线电能传输领域,主要针对大功率、高效率、长距离传输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侧重点是放在能量的传递上。面对大多数的工业、商业应用,需要无线供电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和尽可能高的传输效率。然而无线供电系统的电能输出,受负载特性变化、传输距离、耦合线圈摆放位置等因素影响难以稳定。为了让无线供电系统产生稳定、高效的电能输出,本文提出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使得系统工作在自身谐振点上,达到电能输出稳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无线供电的传输方式(电磁耦合、磁共振、无线电波)进行介绍,分析了各种方式的原理及特性。本文针对距离短、功率小的应用场景,选用了电磁耦合式作为研究对象。(2)通过电磁耦合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验证四种(串联-串联、串联-并联、并联-串联、并联-并联)常用无线供电传输的耦合谐振模型,并分析了各个模型的电路特性和能效特性。(3)对于谐振网络的驱动设计,本文根据伏秒平衡的原理,采用单一MOS管的驱动设计,对常用的全桥逆变驱动做出了精简,使得系统更加便于控制。(4)本文在并联谐振的耦合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无线电能传输的电路拓扑,采用Multisim对系统进行仿真,并对因耦合谐振导致的电能接收端对发射端影响,以及系统的最优谐振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5)针对电流型谐振的特性,本文通过蓝牙建立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信息传输,采用以发射端的电流反馈,接收端的电压反馈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建立系统闭环。通过逐步寻优算法,控制发射端谐振网络的驱动,使得系统工作在谐振点。(6)通过硬件实物的制作,搭建了实验环境,实现了对无线电能传输的异物检测功能。分别对系统的带载情况,空载情况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通过闭环控制,工作在自身最优谐振点上,保持5V电压输出稳定,且最高可达81%的效率。通过无线供电系统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分析,系统电路拓扑的设计与调试,再到实验系统的测试,最终验证了通过闭环控制,可对无线供电系统达到稳定的电压输出和高效率的能量转换,为后续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介绍了北京地区药用植物的种植情况和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安全用药情况和植保设备使用情况,指出了北京药用植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如政策引导力度不够、科技服务力量不足、
背景与意义:在法医物证学检验中,面对陈旧、降解的生物检材时,目前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由于扩增片段相对较大,往往很难获得有效的分
一直以来,职称评审都是高职院校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切身利益,还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评审机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
【正】 调查要有典型性近年来,随着调查条件的优越,调查技术的先进,较多地采用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有的同志就以此否定典型调查,认为是“小生产式的”
<正> 中陈郝村属于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位于枣庄市西北10公里处,北距枣庄至滕县的公路约1公里,西邻枣庄矿务局甘霖煤矿黄贝矿井,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图一)。中陈郝古代
介绍了叶绿素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光合机理与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和孵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周龄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3 200只(母鸭2 600只,公鸭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
1998年Terry J. McGenity根据16SrRNA序列以及其他的一些分类特征提出Natrinema属,目前在该属中还没有遗传操作系统相关的研究报道。Natrinema sp. J7-1及J7-2是本实验室保存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寻找可替代的绿色可再生资源迫在眉睫,其中生物质资源由于储量丰富、可再生性一直备受关注,通过生物质精炼过程可以将生
有机玻璃PMMA因其优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广泛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诸多性能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决定有机玻璃PMMA合理应用的主导因素。有机玻璃是典型的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