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理解判断是元理解监控的重要组成要素,研究者通常使用被试对阅读材料理解程度的评估或随后测验成绩的预测进行测量,它本质上是一种学会感判断,因此元理解判断是学习者的主观见诸于客观(实际测验成绩)的过程,主观判断与后面的客观测验成绩之间的一致性表示了元理解判断的准确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元理解判断的几个重要理论模型,探讨了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因素。然而,这些研究结论都是在传统的纸质媒介或线性的文本组织结构中发现的。超媒体作为计算机和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用非线性结构来组织和呈现信息。那么,在超媒体学习中,影响个体阅读过程中元理解判断的因素有哪些呢?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超媒体学习材料和实验程序,通过5个实验探讨了超媒体学习中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2(文本组织结构: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3(任务类型: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推理题成绩预测)的混合设计,文本组织结构为组间因素,任务类型为组内因素,考察了超媒体中文本材料的非线性组织结构对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实验2采用2(材料呈现模式:文本文本+图片动画)×3(任务类型: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推理题成绩预测)的混合设计,材料呈现模式为组间因素,任务类型为组内因素,考察了超媒体学习材料中增加图片和动画对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实验3采用2(材料形式:文本文本+概念图)×3(任务类型: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推理题成绩预测)的混合设计,材料形式为组间因素,任务类型为组内因素,考察了超媒体阅读材料中附加概念图对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实验4采用2(认识风格:场独立场依存)×3(任务类型: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推理题成绩预测)的混合设计,认识风格为组间因素,任务类型为组内因素,考察了超媒体学习中个体认知风格对元理解判断的影响;实验5采用2(支架条件:无支架人为支架)×3(任务类型: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推理题成绩预测)的混合设计,支架条件为组间因素,任务类型为组内因素,考察了超媒体学习中人为支架和提示对元理解判断的影响。通过五个实验的统计结果,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相对于线性文本结构,超媒体的非线性文本组织结构对细节题成绩预测值和推理题成绩预测值没有影响,对元理解判断的绝对准确性和测验成绩没有影响,但是降低了个体的理解评估水平,降低了元理解判断的相对准确性。(2)超媒体学习中在文字材料中增加图片和动画对元理解判断值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元理解判断的相对准确性也没有影响,但是降低了元理解判断的自信心,提高了个体的学习成绩。(3)超媒体学习的文字材料中附加概念图对元理解判断值的大小没有影响,降低了个体对细节题成绩预测的自信心,显著提高了个体理解评估的相对准确性,显著提高了超媒体学习的效果。(4)超媒体学习中,认知风格对元理解判断值的大小没有影响,对元理解判断的相对准确性和绝对准确性也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对测验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5)超媒体学习中人为支架和提示对元理解判断值的大小没有影响,但是降低了个体元理解判断的自信水平,出现了“偏差的逆转效应”,显著提高了个体理解评估的相对准确性,显著提高了个体超媒体学习的效果。(6)理解评估、细节题成绩预测和推理题成绩预测是不同的元理解判断形式,它们分别反映了元理解判断不同方面的心理特征,并且个体在理解评估和推理题成绩预测上过度自信,而在细节题成绩预测方面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