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分析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实证研究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影响和制约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推动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 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国内外理论文献回顾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计,对转移的区域和产业分布进行了分析,对转移的形态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农业和农村部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未来存在较大转移压力。 利用调查数据,从收入效应、支出效应、成本效应以及城镇化效应这几个方面,研究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重庆市,还是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输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本文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劳动力的输出地而言,转移出去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而且,转移劳动力不仅在输出地要进行消费,还要在输入地消费,对当地经济增长也做出了贡献。另外,劳动力转移有利于重庆市的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伴随农村劳动力及其眷属大量流入非农产业和城镇,会产生城镇必然扩容的城镇化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入对当地的企业而言,其工资支出会有机会节约,也就是成本效应。 运用数据资料和统计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实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用弹性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农村的人力资本状况、城市化水平、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对劳动力转移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可以推断,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业化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 在考察了中国劳动力扩张途径的前提下,提出了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