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意识流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手法为西方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尝试探讨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及其在小说《到灯塔去》中的体现与运用。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技巧上,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颠覆,在内容上,她把情节转向人物内心,把连续性思维转移向意识流;技巧上,弃用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形式,而是运用作品中多个人物视角的重叠交错,勾勒出客观世界中的多个主观世界,进一步发展了小说创作的体验主观性。《到灯塔去》被认为是伍尔夫创作实验的高峰之作。本文就以这部小说作为文本进行分析,着重伍尔夫的创作个性,以及她对生活本质,生与死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分为五部分,由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语组成。引言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伍尔夫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选《到灯塔去》作为分析研究的切入点的原因,并提出了本文的论点。第一章概述了意识流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伍尔夫的生平对其意识流理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乔伊斯的意识流技巧,指出了伍尔夫创作的独特性。第二章分析伍尔夫的意识流技巧在《到灯塔去》中的运用,探索伍尔夫是怎样用娴熟的手法驾驭这部被称为意识流创作高峰的小说的。第三章提出了伍尔夫独创性的意识流写作手法,以《到灯塔去》为文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了本位与自我,生与死这些有关伍尔夫的体验主义主观性问题。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了这一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