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正心-晚明思潮视域下项穆《书法雅言》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穆的《书法雅言》是中国书法史上较为特殊的一部书学论著,该书首次明确了“书统”概念,并颇为侧重形而上“书统观念”的理论构建,对明中叶以后的中国书法史影响较大。而这样一部体系完整、论旨一贯的书论为什么会在晚明书坛出现?其书学思想与晚明思潮究竟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此外,项氏家族的收藏富可敌国,项穆身为项元汴的长子,其书学理论与项氏收藏趣味、书学观念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突破以往研究主要从书法史、美学史、风格史等方向入手的局限,借助思想史的跨学科研究,努力解决目前学术界对项穆《书法雅言》的评价褒贬不一、定位尚不够深入、精准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学研究法,新发现《书法雅言》两个较为重要的版本及项穆书迹一件,并通过版本校勘发现,在“重刊本”中,项穆通过修订文字更明确地表达了撰写立场;其次运用以关键词研究为基础的思想史研究法,对项穆书学思想及其理念类型(Ideal type)给予了新探索。通过考察《书法雅言》中前4个高频词“书”(114次)“学”(79次)“正”(74次)“心”(71次),发现可代表项穆《书法雅言》的核心书学思想、撰写动机与撰写立场;项氏收藏与书学观念是项穆《书法雅言》坚实的撰写根基,《书法雅言》代表着项氏核心书学观念,反映着晚明江南士绅阶层的主流书学观念;项穆的书学思想并非仅仅体现儒家、道家思想,而是将儒、释、道思想融会贯通到书学领域,并非立足于程朱理学,而是立足于陆王心学正统派(右派)的第一阶段,以王学右派的“功夫良知”立场对王学左派“现成良知”中的书学末流的批判。因此,投射到书法上,是对程朱理学式书法观中脱离人伦日用的古文字、“碑学”的轻视,以及向王学左派的浅近、低俗书风发起的攻击与批评。因强调书法的实用性功能和人“心”的重要性,推崇书法真迹的“传神”,提倡学习“善帖”,以图实现书法的“经世致用”,导致“学帖”之风再次高涨,从而使“帖学”成为晚明书学思潮的产物,也集中体现了晚明思潮对书法观念的塑造。
其他文献
教育乃国之大计。当前我国正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兴则教育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教师专业素养有了显著提升,但面对新阶段、新使命,当前教师专业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素养提升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教师专业发展及有效途径
我国油菜的氮肥施用量大,但氮肥利用率仅30%左右,且氮肥施用量越高,氮素利用率越低。硝态氮(NO3--N)是油菜的主要氮源,其吸收、体内运输和代谢都对油菜的氮素利用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油菜氮高效品种xiangyou15(H)、氮低效品种814(L)以及相关的拟南芥遗传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和水培试验,利用生理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探究了正常和低氮处理下油菜NO3--N吸收、体内运输分
我国是水稻种子出口大国,特别是杂交稻种为我国种业发展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各进口国提出的严格的检疫要求,因水稻种传病菌快速检测和除害处理技术的缺乏常导致货物滞港、退运和销毁等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水稻种子出口。因此,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和有效的除害处理技术对杂交水稻国际化推广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稻种进口国提出的检疫要求,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水稻
教育部提出加强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点是学生要坚韧乐观,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耐挫心理是个体战胜失败取得成功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本研究将系统探讨耐挫心理的结构、发展特点和神经基础。本论文由四项研究共10个子研究组成。研究一,耐挫心理的结构探索和量表编制。研究1a,探讨耐挫心理的结
人与人之间在行为上的同步性是一种常见的合作形式。同步性联合运动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间为实现动作在时间上同步的一种合作性运动。在同步性联合运动中,对他人的运动预测是实现个体间动作同步的关键。预测的线索主要来自于他人的目标信息和他人的运动信息。共同编码理论主张,基于他人的目标信息所形成的他人任务表征是运动预测的前提,其在联合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基于运动信息的预测加工。层级预测模型主张,他人的运动信
本研究以能够满足水田田间管理作业需要的四轮独立转向高地隙水田管理机为研究平台,以降低水田管理过程中行驶轮系对水稻的压伤损害为目标,通过苗间间隙直线行驶方式,通过苗带识别、等效转向角预测、MPC预测控制,最终实现低伤苗直线辅助驾驶。研究采用激光雷达进行苗带识别,获取可行驶苗间间隙轨迹,针对转向结构存在游动间隙、初始角度差异等问题,采用机体传感器特征信息提取的BP神经网络等效转向角预测算法实现机体转向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型城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乡村振兴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内核驱动力。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村人口加速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等。应从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消除城乡融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干旱胁迫是柑橘生产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逆境,而柑橘中响应干旱胁迫的信号转导及分子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茉莉酸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调节物质,在干旱胁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枳(Poncirus trifoliata)是目前柑橘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砧木,具有抗脚腐病、衰退病、耐寒和耐旱等优点。砧木作为果树生长的基础,其抗旱性对植株的适应能力及果实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枳的抗
食品质量和安全是食品工业的核心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依据食品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设计、多元化理论教学、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茶叶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品,具有丰富的滋味并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L-茶氨酸是茶树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是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体物质。L-茶氨酸具有安神、提高学习和免疫系统能力、影响体重、预防癌症等作用。虽然L-茶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已有报道,但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