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性肌病肺间质病变的CT定量及自身抗体的临床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特发性炎性肌病(ⅡM)患者异质性较大,易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本研究拟分析患者的肌炎抗体谱,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与ILD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初步探讨CT影像学定量计算评价ⅡM患者合并ILD的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为ⅡM及其合并ILD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预测、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 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33例Ⅱ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等,采集患者血清使用免疫沉淀法检测MSAs、MAAs,分析MSAs、MAAs与ILD、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首次采用Dr.Wise Lung Analyzer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定量计算ILD的严重程度,探讨ILD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133例ⅡM患者中MSAs的阳性率为86.92%,MSAs各项分型中最常见的为抗MDA5抗体、抗SRP抗体、抗Jo-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7%、14.15%、11.32%。抗ARS抗体阳性率为26.17%。合并ILD的患者占68.42%(91/133),肌无力占 59.40%(79/133),关节痛占 40.60%(54/133),特征性皮疹占39.10%(52/133),以向阳疹最多见,占29.32%(39/133)。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出现V型披肩征(P=0.024)。2.Dr.Wise Lung Analyzer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定量计算的ILD包括磨玻璃影、实变影、网格影及蜂窝状改变等。3.分析不同肌炎抗体的ILD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组与抗MDA5抗体阴性组比较,经CT定量计算的全肺病变体积、双侧肺病变体积、双肺累及肺段均高于抗体阴性组,其中左肺病变体积、左肺累及的肺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ARS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各CT定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DA5抗体阳性组、抗ARS抗体阳性组和MSN组(抗MDA5抗体、抗ARS抗体阴性)比较,三组在全肺病变体积(P=0.015)、左肺累及的肺段(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两比较抗MDA5阳性组左肺累及的肺段明显高于MSN组(P<0.05),抗ARS抗体阳性组全肺病变体积明显高于MSN组(P<0.05)。皮肌炎组、多发性肌炎组与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三组比较在全肺病变体积、左肺病变体积、右肺病变体积、左肺累及的肺段、右肺累及的肺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组,而多发性肌炎组平均CT值高于皮肌炎组(P<0.05)。4.抗 MDA5 抗体(P<0.001)、抗NXP2 抗体(P=0.019)、抗 SRP 抗体(P=0.013)、抗 EJ 抗体(P=0.020)及抗 SSA/Ro52 抗体(P=0.004)在患者合并ILD和未合并IL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抗MDA5 抗体[OR=10.16,95%CI(2.73,37.776),P=0.01]和抗 Ro52 抗体[OR=2.90,95%CI(1.16,7.27),P=0.023]分别是 ILD 的独立危险因素。5.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肺间质病变、向阳疹、Gottron疹、V型披肩征、皮肤溃疡、关节痛的发生率和C4、IgA、ESR的水平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P<0.05),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WBC、LDH、CK、CKMB、NK细胞的水平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P<0.05)。6.抗Jo-1抗体阳性组患者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WBC、IgM、CD4+淋巴细胞的水平高于抗Jo-1抗体阴性组患者(P<0.05)。抗Jo-1抗体阳性患者中向阳疹、V型披肩征的发生率和C4水平低于抗Jo-1抗体阴性组患者(P<0.05)。7.抗SRP抗体阳性组患者的ALT、AST、LDH、CKMB、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的水平均高于抗SRP抗体阴性组(P<0.05),抗SRP抗体阳性患者中肺间质病变、V型披肩征的发生率和Scr水平低于抗SRP抗体阴性患者(P<0.05)。8.抗MDA5抗体阳性组与抗ARS抗体阳性组在向阳疹、V型披肩征、Gottron疹、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WBC、CK、C4、IgG、NK细胞的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MDA5抗体阳性组与MSN组在ILD、向阳疹、V型披肩征、Gottron疹、关节痛、关节肿、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WBC、GLB、AST、LDH、CK、CKMB、C4、IgG、IgA、IgM、ESR 的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RS抗体阳性组与MSN组在ILD、向阳疹、V型披肩征的发生率和ALB、AST、Scr、IgG、IgM、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抗MDA5抗体和抗ARS抗体是MSAs最常见的亚型;2.通过Dr.Wise Lung Analyzer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计算ILD的方法发现抗MDA5抗体和抗ARS抗体与ILD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关,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ILD较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更为严重。3.抗MDA5抗体、抗Ro52抗体是ⅡM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4.不同的MSAs亚型与特定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验有关,可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分型,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傣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探讨云南地区傣族人群VDR基因Fok I和Bsm 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并与云南地区汉族人群在基因多态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高危患病群体进行筛选,探讨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云南地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低下患者398例(傣族268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其他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探讨导致RA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危险因素,以期能找到RA继发OP的部分潜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RA继发OP患者的早期识别,为其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并提高生活质量。[方
[目的]探索第四代艾滋病快速检测试剂在云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发现急性期感染者的可行性,了解MSM对第四代HIV快速检测试剂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艾滋病病毒(HIV)急性期感染检出的因素,为云南省后续在MSM中开展第四代HIV快速检测试剂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月-12月对前来做HIV检测的MSM使用第三代HIV快速检测试剂和第四代HIV快速检测试剂进行平行检测,同时
[目 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病情之间的相关性,探索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够有效改善HT患者病情,以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HT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根据课题设计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09月至2021年0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体检中心就诊,初次被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的患者以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B-SHADE模型在艾滋病诊断发现率估计中适用性,CD4+T淋巴细胞水平反推法在艾滋病诊断发现率估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SHADE模型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反推法对市级水平及县/区水平进行HIV的诊断发现率研究。B-SHADE模型是使用某医院上报的可能存在偏倚的新病例数来获得最佳线性无偏倚估计的病例数。采用研究地区某医院报告的新病例数估计该地区的发病总人数,收集研究地
[目的]回顾性复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粘膜损害类型与其他症状体征、各脏器损伤程度、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等临床资料,深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诊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与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病例共1000例,根据有无皮肤损害进行分组,对其实
[目的]1.基于性别、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分组,分析在血糖水平动态升高的过程中,各肝功能指标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变化,讨论肝功能指标对FBG水平动态升高的预测作用。2.基于性别、年龄分组,单独及联合纳入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以构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各分组模型中危险因素构成差异并比较
[目的]分析UC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为挖掘新的治疗靶标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UC的微生物诊断靶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收集UC患者及其健康同胞各50人的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1.物种注释:门水平上,菌群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7(IL-17)、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阻肺)患者的水平,探讨二者与哮喘+慢阻肺的关系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并自愿参加研究的哮喘患者23例(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8例(慢阻肺组
[目的]建立并内部验证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严重程度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发病48 h内入院的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SAP,即MAP+MSAP)共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预后、年龄、性别、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