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动模型簇及波动率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中,第一次运用波动率来定量地衡量金融资产的风险。随后,针对金融资产波动率的研究逐渐围绕着对波动率的均值回复现象和波动率的聚集现象的研究展开。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存在着很多的特性,主要有厚尾分布(fat-tail)、非对称影响(Leverage)、波动率聚集(Volatility Clusters)、波动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e)、跳跃(Jump)等等;而通过对过去的研究的总结发现,无论是Garch模型簇还是SV模型簇,都没有很好的模型在一个模型中能够刻画厚尾特征和非对称效应,因此,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的厚尾的随机波动模型,并且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跳跃因子,得到了带跳和非对称效应的厚尾随机波动模型用来刻画金融资产的跳跃现象。本文中讨论的随机波动模型同时兼顾了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厚尾效应和跳跃特征,对新的模型的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通过贝叶斯分析推导得到了参数的后验分布,并设计了模型参数估计的吉布斯算法;选择创业板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带跳和非对称效应的厚尾随机波动模型进行波动率预测,同时,运用MSE、QLICK损失函数对跳跃厚尾非对称的随机波动模型、厚尾随机波动模型以及标准随机波动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D-M统计量对模型的预测效果的优劣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来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波动持续性、非对称效应、厚尾现象和跳跃现象,中国股市的跳跃现象比美国股市更加明显。在对中国股市的波动率预测方面,带跳和非对称效应的厚尾SV的预测效果比非对称的厚尾SV模型和厚尾SV模型好,而非对称厚尾随机波动模型又要比标准随机波动模型好。
其他文献
<正>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眼泪",拥有美丽的海滩、千年的古城、坚固的荷兰城堡及丰富的热带动植物。2016年6月,我们一行地理人来到了这个被佛法浸润的国度,亲历了新奇的
期刊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与学习的方法等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学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学习提供新
随着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投资者可以在网络上快速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同时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变成了个体间信息交换、交流与相互影响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繁荣的表面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关于代理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2年,早在1
<正>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东段、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分别获批。其中,环岛旅游公路琼海段和昌江段将于今年开建,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海南公路网结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
期刊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是Black和Jones(1987)提出来一种运用于投资领域的组合保险策略。由于CPPI策略简易实用,因此成为保本基金主流的投资方法。本文在传统CPPI策
<正> 还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上海的城市建设就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树立上海繁荣繁华的新形象,充分发挥中心城的辐射作用,上海的环境景观和功能建设又有大举措。2001年上
《方正飞翔》排版课程是印刷、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排版软件操作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设计的能力,创造精确艺术效果的图形设计学习。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飞翔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183;泰伯》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农村的各方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有关农村金融的发展。由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心是城市,从而造成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因此,努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