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宽容精神 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宽容的研究比较重视。从社会进步、哲学、道德、政治、司法、公民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探讨,产生了一些研究宽容的理论成果。但把宽容与一定区域的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把增强宽容精神与山西社会实际相结合,研究通过增强宽容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还未见到。山西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的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政治相对保守、社会相对封闭、意识比较落后,社会转型具有更大难度。黑砖窑事件、太原警察指使打死北京警察、暴力强拆房屋打死居民等事件在山西发生说明了山西社会发展中问题和矛盾的突出,也反映山西社会宽容精神的缺失。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点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是以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认识到需要宽容的精神发挥作用,以达到调和矛盾、解决问题的目的。“宽容”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需的理念。第三章把增强宽容精神与山西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研究通过增强宽容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山西省是处于中国中部的欠发达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这种状况也必然造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困难和宽容精神的缺乏。因此,要研究山西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认识在山西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宽容。第四章通过在各方面弘扬宽容的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的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宽容不仅是以抽象人性为基础的私德宽容,而且置根于政治、经济与各种规范之中,是制度的宽容和文化的宽容,与社会秩序之间建起了和谐、互动的逻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推进经济宽容,使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每个人必须考虑他人的需求、并按他人和整个社会的需求去进行生产活劫,使自私变得大度和宽容,使宽容成为维系、统摄不同利益取向的人们的价值纽带;推进政治宽容,缓解社会矛盾,整合政治力量,有效利用政治资源,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推进文化宽容,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必然性和过程,在多样性的世界里给他人以自由生活的空间,要在反思批判中理解他人的思想、观点,尊重他人的行为,维护人们思想自由的权力,增大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推进道德宽容,使社会成员心胸宽阔、为人厚道、包容异己;用宽容打破隔膜、抛弃自私、解决争端、化解仇恨,自利而彼此关心,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宽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针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复杂意识形态形势,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也有着特定的时空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历史相结合,及时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方思想的不断进入,对于中国农村的影响是深远的。农民的思想由传统的一元化向多元
公民道德贵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道德模范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脊梁,是社会道德的人格化,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他们在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时代精神中均
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知识型员工掌握着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也得到了相应的普及和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也成为了许多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机房的防雷设计随之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民社会的兴起,民间道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新资源开始崛起,不仅给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民间精神支撑,而且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培育人和塑造人上有着天然的契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引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念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其工作价值所在。近年
近年来,沙尘暴、龙卷风、雾霾、冰雹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
现今,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以科技为主的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型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科技的进步与历史车轮的前进推动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