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宽容的研究比较重视。从社会进步、哲学、道德、政治、司法、公民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探讨,产生了一些研究宽容的理论成果。但把宽容与一定区域的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把增强宽容精神与山西社会实际相结合,研究通过增强宽容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还未见到。山西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的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政治相对保守、社会相对封闭、意识比较落后,社会转型具有更大难度。黑砖窑事件、太原警察指使打死北京警察、暴力强拆房屋打死居民等事件在山西发生说明了山西社会发展中问题和矛盾的突出,也反映山西社会宽容精神的缺失。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点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是以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认识到需要宽容的精神发挥作用,以达到调和矛盾、解决问题的目的。“宽容”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需的理念。第三章把增强宽容精神与山西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研究通过增强宽容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山西省是处于中国中部的欠发达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这种状况也必然造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困难和宽容精神的缺乏。因此,要研究山西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认识在山西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宽容。第四章通过在各方面弘扬宽容的精神,促进山西和谐社会的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宽容不仅是以抽象人性为基础的私德宽容,而且置根于政治、经济与各种规范之中,是制度的宽容和文化的宽容,与社会秩序之间建起了和谐、互动的逻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推进经济宽容,使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每个人必须考虑他人的需求、并按他人和整个社会的需求去进行生产活劫,使自私变得大度和宽容,使宽容成为维系、统摄不同利益取向的人们的价值纽带;推进政治宽容,缓解社会矛盾,整合政治力量,有效利用政治资源,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推进文化宽容,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必然性和过程,在多样性的世界里给他人以自由生活的空间,要在反思批判中理解他人的思想、观点,尊重他人的行为,维护人们思想自由的权力,增大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推进道德宽容,使社会成员心胸宽阔、为人厚道、包容异己;用宽容打破隔膜、抛弃自私、解决争端、化解仇恨,自利而彼此关心,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宽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