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初期文人的商业意识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很多外国人开始关心中国的商业文化、商业传统,这是因为最近中国经济发达,国力变得强大的缘故。特别是中国的商业文化历史悠久,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的发达跟中国的商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本论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展开论述的。虽然很多中外学者对于中国的商业文化非常关心,不过到目前为止却没有进行特别深入的研究。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能够找到的与商业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少。在众多的中国古代作家、学者中,蒲松龄是涉及商人、商业较多的一位。但是他的著作也不是为了专门地、全面地研究商人和商业而写的。其他作家则只是在自己小说、杂文等文章中有所涉及,较之蒲松龄,他们探讨商业的内容更为稀少。所以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需要收集这些散落在各部著作中的与商业相关的片段,然后把他们整合在一起加以分析。本文第二章对中国商业意识的历史传统、对于商人和商业的认识变迁以及清初经济环境进行了概括整理,然后着手研究文学里面表现出来的商业意识。但是诸如诗词类的文学形式却由于信息量少,很难详细体现出当时的经济意识。所以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小说里面出现的商业意识和商业观。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通过纵向比较的方法来探索文学里反映出的中国商业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由于本文分析的重点是清代初期文人的作品,所以必然要涉及到清初时代的背景和商业意识的发展以及商人的地位。当时有不少文人都比较关心商业和商人,他们甚至通过自己的著作直接论述了一些经济观和伦理意识。所以本文第三章关注这部分作家,比如王夫之、李渔、唐甄、蒲松龄、颜元等。然而大部分的文人碍于自己当时的身份和体面,无法明确表达支持商业的意见。他们只是偶尔通过自己的著作表现对商业和经济的看法。唯独蒲松龄通过自己的杰作《聊斋志异》和一些杂文描写商业意识和商人有关内容。他是一个集多种思想倾向为一身的文人,对于商业持肯定态度,这在他的很多文字里面都已体现出来。所以本论文以他的作品为主,分析他的商业意识和经济观。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探讨《蒲松龄全集》里体现的商业意识和经济观,此外还分析了蒲松龄所处时代和空间环境对他产生的影响。然后仔细分析了蒲松龄的商业意识,以及在《聊斋志异》和其他杂文里表现出来的经济观和商业意识如何,还分析了《聊斋志异》中的商业经营理论、商人形象以及对社会的批判。第五章总结了他的商业意识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即现代价值。这部分内容是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的。最近结合两个以上的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现象比较多,其中将人文学科和工商管理或者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笔者在清初时代的文学作品里发掘了现代经济学或者工商管理学能参考的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与探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相结合。结论部分则总结了本论文的价值和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从关键期管理、保持中庸树势、看树管理、形成开张树冠、留用斜生枝梢、压梢、疏花疏果、喷施营养液及白腐病防治、施肥等方面介绍东魁杨梅矮化优质丰产管理技术,以为东魁杨
《怀念狼》是贾平凹的一部重要的生态力作。作品大量采借了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狼与狗猪羊的传说、狼与人的传说,以及狼与狼的传说等。其中80%为口头传说。作家依据
<正>"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共建30个工程87个项目。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思路,宁波市围绕解决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管理服务创新、
近十年来,"恢复性环境"成为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从恢复结果的角度,注意恢复理论和心理进化理论认为,恢复性环境是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心理疲劳以及和压力相伴随的消
有关情绪与记忆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经常表现出积极效应,即对积极刺激的记忆比对消极刺激的记忆更好。从动机层面来讲,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进行情绪调
<正>在全球城市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作为经济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群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形态",成为2014
采用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相容性任务范式,将信息加工在知觉和反应阶段的冲突效应分离开来,考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 itHyperactivity D isorder,简称ADHD)儿童
综合认知模型(Integrative Cognitive Model,ICM)整合多个相关理论,探讨在敌意情境下不同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反应性攻击行为出现差异的内部认知机制,构建了敌意解释、反思注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与策略选择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并在随后的30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少新的相关研究。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研
《圣经》官话和合本从1898年开始翻译,到1919年4月全本出版发行,在这二十年间,中国文化教育界开始出现有意识地提倡白话文的呼声,白话报作为倡导白话文的先驱和具体实践的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