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促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所造成的种种严重危害唤醒了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和生效,是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控制气候变化的第一步,为国际社会开展各种有效形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其确立的“京都三机制”共同催生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出现和发展。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也随之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方式。我国当前工业迅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积极探索一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探讨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尽快构建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除了引言和结论之外,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共六万多字。   第一部分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首先通过一系列数据说明气候变暖的事实和危害,然后简要论述了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先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和生效,接着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京都三机制”促使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开始出现。其次通过简要介绍公约后续谈判的进程,尤其是第七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马拉喀什协定》,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最终生效,说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随之而来的迅猛发展。   第二部分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理。首先从国际法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兴起的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了解了其之所以迅猛发展的原因所在;接着探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分析了它的内涵与外延、本质属性以及交易的表现形式;最后对交易的法律规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资格、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的规则,从而为探讨其实践构建了理论基础和支撑。   第三部分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践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第一个重点。首先通过对当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交易体系的介绍以及一些具体的表格和数据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实践进行全面的评价:先是分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态势和主要优点;然后从全球环境治理目标的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目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存在的种种阻碍实现公约目的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国际碳排放交易的作用,同时也为下文讨论我国应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对策做铺垫。   第四部分为欧盟和主要国家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实践。该部分是第三部分的自然延伸,首先主要介绍了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和实践:分析其出台的背景,讨论其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其值得借鉴的地方和有待改善的问题;然后简单介绍了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国内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所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况,从比较法的角度为后文探讨我国的制度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五部分为我国应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对策和建议。该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状况以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接着论述了我国当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然后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我国应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对策和建议。国际层面的对策有:一是要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主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二是要积极筹备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所、三是要在未来气候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四是要加强国际制度的作用,促进建立强制的履约奖惩机制:国内层面的建议是尽快建立我国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从设置原则、注意的问题、制度的基本架构和政策法律体系的建设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专利制度赋予专利权人排他性权利,以此鼓励人们研发创新,达到提升产业科技的目的。专利权人因此享有排除他人未经其同意而使用其技术的权利;未经权利人同意而使用其专利技术
在近现代民法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各国立法的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面临的风险不仅越来越多,而且风险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从而使保险对国家
综述了环孢菌素A免疫抗原合成的各种方法 ,并对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做了简要的介绍。参考文献 2 1篇。 A review of various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cyclospor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