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型感觉异常的证候及与焦虑抑郁障碍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i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麻木型感觉异常的证型分布规律;(2)调查麻木型感觉异常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3)不同程度、病程、病种的感觉异常患者中焦虑、抑郁患病率及程度的差别;(4)引起麻木型感觉异常的病种分布。方法:本文所选均为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接收,主诉为躯体麻木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定病人的抑郁及焦虑状态应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PHQ-9、GAD-7)。其中呈现躯体麻木病人,采用研究者提问并观察,受试者回答的方式,填写《躯体麻木患者观察表》,舌脉象及中医证候由我科2名主治以上医师确定,《GAD-7焦虑自评量表》及《PHQ-9抑郁自评量》由患者自行勾选。成果:在100名病患中,45名男性,55名女性,其比例数值为1:1.2,均值年龄是55.7±12.4岁。在细致分析下,前十名出现非舌脉类症状的顺序为以下:70%的疲乏、68%的烦躁易怒、63%的口干、53%的乏力、木厚感(44%)、头晕(44%)、面色偏暗(43%)、口苦(41%)、睡眠障碍(38%)、针刺(30%)。舌质、舌苔、脉象分别排名前2位的是:舌形不正常(35%)、舌色(63%);苔腻(42%)、苔薄(38%)。经集中探究其主要成分,对导致躯体麻木焦虑抑郁主要分为下方五类证候:(1)气滞血瘀证(比例值为29.0%);(2)湿热郁阻证(占据25%);(3)风痰阻络证(比例为18%);(4)邪热阴伤证(占值13.0%);(5)气血失荣证(数值占据8.0%)。研究人群中,引起麻木病种最多为椎间盘突出症(53%),焦虑评分为6.72±4.76,抑郁评分为5.43±4.04,轻中度焦虑和轻中度抑郁占比最多,麻木程度、病程、病种对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影响。在研究不同因素与焦虑抑郁关系中,湿热郁阻、呼吸循环系统不适、消化系统不适、疲乏、睡眠障碍、头晕与焦虑患者呈现相关性。结论:(1)岭南地区人群中,麻木型感觉异常呈现的中医证候主要分为气滞血瘀证、湿热阻络证、风痰阻络证、邪热阴伤证、气血失荣证,前两个证型尤需重视。该病的中医病因是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分布在肝、心、脾、肾,痰湿及瘀血为标,气虚阴虚肝郁为本,故提出活血化痰、益气养阴的基本思路。(2)临床伴随症状以疲乏、烦躁、口干、头晕的出现频率较高,且湿热郁阻与焦虑患者密切相关,为临床症状的辨证提供了依据。(3)临床中因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麻木型感觉异常的频率最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脑卒中患者亦有不少伴麻木型感觉异常,提示诊疗过程中需重视此病因。(4)调查中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状态患者占比较高,不排除部分患者是躯体形式障碍引起的麻木症状,提示抗焦虑抑郁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5)焦虑、抑郁患者以轻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临床中药物使用不宜过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病时间与节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证候在发病节气中的分布特点;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分析探讨发病节气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在机制,补充中医对心力衰竭发病时间规律的认识,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制定出更好的心力衰竭公共卫生及临床诊疗策略;加深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辨证内容,提高中医“治未病”的能力。方法:以2013年2月4日(立春)至2019年2月3日(立春前一日)在广州中医药大
目的:本研究首先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近十年中医方剂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B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一定的参考。筛选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的核心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复杂生物网络,从分子层面探讨核心药物的药效机制,为进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1.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近十年中医方剂治疗缓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五运六气的联系,寻找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不利和有利的运气因素,研究五运六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时病因病机、中医证型的影响。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和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为五运六气学说回归临床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釆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符
目的:本研究使用现代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相联合的现代数理分析方法,对明清时期泄泻病医案的一般情况、证型、症状、药物进行分析,从方药角度初步探讨泄泻病的病因病机,总结明清时期泄泻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现代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泄泻病辨证论治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及本校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期刊,搜集明清时期泄泻病的医案,整理其诱因、症状、证型、用药等信息并进行数据规范
目的:新生血管伴随着股骨头坏死而出现,普通超声造影剂无法特异性实现新生血管靶向显影,本研究旨在用自组装i RGD靶向超声造影剂,采用超声分子成像(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USMI)技术评估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IONFH)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血管整合素αvβ3的时空
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火针联合拔罐疗法与西药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通过记录皮损指标、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液中IL-10、IL-17水平,研究火针联合拔罐疗法促进皮损恢复的相关机制。通过比较火针联合拔罐疗法与西药疗法的带状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研究影响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
1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单臂观察试验明确“仙参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射线诱发的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疗效及安全性;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仙参汤”的活性成分并预测靶点,筛选鼻咽癌RIOM已知疾病靶点和“仙参汤”治疗关键靶点,进行分子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分析,构建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的生物网络,探究“仙参汤”治疗鼻咽癌RIOM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后
目的:以国医大师治疗胃痞病的医案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统计学结合计算机的数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中辨证施治、用药规律的特点,提炼其中的主要证型及对应的核心药物群及核心药物组合,分析现当代胃痞病病因病机的特点,传承国医大师治疗经验,进一步明确现当代中医药治疗胃痞病的优势所在,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参考胃痞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以“胃痞”、“胀满”、“痞满”及医家姓名等为关键词,在大型
目的:活血通络胶囊(HXTL),又称复方生脉成骨胶囊,在临床上多用于预防无症状股骨头坏死(ONFH)的塌陷发生和进一步恶化。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了HXTL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关基础研究尚未阐明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具体机制。本研究,试图探讨HXTL是否通过ERα-Wnt/β-catenin通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成骨分化,加快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从而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发生和进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以求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足浴治疗肝气郁结型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此方在足浴治法下对恢复期脑梗死后失眠属气郁型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肝气郁结证候的缓解情况,以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外治法对脑梗死后失眠改善的效能、优势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过程中采用单盲原则。研究对象为诊断脑梗死(恢复期)后失眠及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