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HT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建立敞箱实验分析系统,用于评估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自主运动行为;⑵通过对比依达拉奉治疗前后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行为学、神经病理学指标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对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神经元的保护作用。⑶通过分析行为学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用药最佳时机。  方法:①以数码摄像头和PC机为基础,应用Matlab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旷场实验视频中小鼠质心坐标、绘制小鼠运动轨迹并计算相应运动参数,将计算结果与常规人工计数方法相比较。②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Paraquat,PQ)和代森锰(Maneb,MN)建立PD模型。观察PD小鼠行为学动态改变及中脑黑质超微结构的变化。③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2周。对比治疗前、后行为学、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数量,以及中脑Caspase-3、Bcl-2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⑴成功建立敞箱实验分析系统,经传统计分方法验证,结果可靠;⑵联合PQ与MN诱导C57BL/6小鼠PD模型,在给药第一周,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无明显变化,第二周轻度降低,第三周开始急剧下降,随后第4至第6周有轻度变化,但无显著差异;敞箱实验则显示从第一周到第三周持续降低,以第二周最为显著,随后第4至第6周有轻度变化,但无显著差异;⑶PD模型组C57BL/6小鼠嗅觉功能减退;⑷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胞质中大量细胞器退变,胞质空泡化,核周间隙增宽,核染色质浓缩、边聚,溶酶体数量增加,线粒体肿胀,嵴呈不同程度的断裂溶解,部分线粒体呈空泡样变,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粗面内质网肿胀,数量减少,脱颗粒,髓鞘剥离现象明显。⑸C57BL/6小鼠PD模型,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⑹依达拉奉治疗后。悬挂实验、爬杆实验及敞箱实验显著改善,黑质 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表达部分恢复。  结论:①敞箱实验分析系统较手动计分更为客观,可靠;②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逆转联合PQ与MN诱导C57BL/6小鼠PD模型的行为学、神经病理学改变,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③行为学改变显示,行为改变在第2周至第3周最为明显,提示这一时期可能是治疗的关键期。
其他文献
目的:克隆并表达犬弓首线虫感染期幼虫nmuc-1编码基因,初步研究nmuc-1重组蛋白的抗原性。  方法:制备犬弓首线虫感染期幼虫,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根据 GenBank中登录的T.c
利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体外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模型,观察C.pn感染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通透性的影响,并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