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自其肇始就众说纷纭,甚至对该理论的研究—度被认为是无价值的。但是笔者认为伴随社会民众风险意识的变迁和刑法理论的细致深入,中立帮助行为这种非传统型态、助益法益侵害风险的行为势必会在理论界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在实践中展示出其蓬勃的活力。既然要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可处罚性展开讨论,那么务必先要回答中立帮助行为究竟是何种行为,以及什么性质的行为才具有上升到国家层面处以刑罚的必要性。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于围绕中立帮助行为法律属性而展开的的层层剥茧式的法理分析,通过与中立行为的概念对比而明晰中立帮助行为的内涵,从而为顺理成章地得出区分标准而打下基础。笔者希望以法益侵害风险的差异程度为角度,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标准进行探微,力求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期望能够得出既一个符合刑法法理又在实践中具有操作可能性的中性帮助行为可处罚性判断标准。本文的讨论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中笔者通过对经典理论设例的介绍,引出中立帮助行为的争议所在。将那些构筑人们共同生活的日常经验,切换到刑法视角重新进行审视。并结合中国刑法学语境,对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争议和司法实践争议进行透视分析。第二部分从刑事法理角度切入,通过梳理中立行为和中立帮助行为的法律属性,淘洗出清晰、独立的中立行为,然后再以法益侵害程度为切入点,将中立帮助行为与中立行为相剥离,继而正式展开对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讨论。同时,笔者深入解析国内外学者观点、思路,为后面可处罚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逻辑基础。并且在本部分结尾处对中立帮助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划分。第三部分结合罪刑法定原则和客观归罪理论,尝试性地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出入罪情形展开追问。进而分为一般出罪考量和特殊入罪考量两个层次进行探讨。笔者秉持防止入罪滥觞的谦抑立场,力图就中立帮助行为出入罪的界限研究做出符合我国刑法背景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