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2方法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诊断标准且能完成本课题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药组予以疏肝健脾方加美沙拉嗪口服,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口服,两组分别服用12周。治疗后比较中药组、对照组在综合疗效、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组织病理疗效及炎症指标改变上的差异。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复发率。3结果3.1综合疗效:两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高于对照组。3.2单个症状: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腹泻、腹痛、粘液便症状均有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腹泻、腹痛症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粘液便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治疗前后的情绪抑郁、饮食减少、嗳气症状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在这些症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中医证候疗效:两组中医症、证候疗效比较,中药组临床缓解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缓解率40.00%,总有效率76.67%。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但中药组优于对照组。3.4肠镜下表现:中药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肠镜下表现方面,中药组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3.33%,且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肠镜下表现,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3.5组织病理:中药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黏膜下病理情况,且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中药组高于对照组。3.6生化指标:中药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患者ESR、CRP水平,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3.7复发率:中药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中药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中药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3.8安全性评价:中药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4结果4.1疏肝健脾方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4.2疏肝健脾方能够很好的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肠镜下黏膜情况,且优于美沙拉嗪组;4.3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疗效;4.4疏肝健脾方能够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ESR、CRP;4.5疏肝健脾方能够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