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材料老化与性能衰减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通车里程数呈井喷式增加,然而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路面产生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病害。为了保证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路面养护。然而,路面养护时机的确定是公路工程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取自不同服役年限、养护历史及病害类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芯样的残留路用性能和老化沥青流变特性,研究沥青路面性能衰减特性,为沥青路面的养护时机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首先,选取了衡德、唐津、石黄和宣大高速进行日常交通流量特点及路面病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条高速公路的裂缝类病害都较严重。衡德高速行车少,在未经任何养护处理条件下服役了10年,路面材料近乎自然老化。唐津高速的车辙较为严重,在2007年进行了罩面处理。石黄、宣大高速上行驶的重载货车较多,且超载较为严重,两条高速公路也分别经过了罩面处理。其次,在4条高速公路病害位置处钻取芯样。采用动态液压伺服试验仪(UTM)对试件的疲劳等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类病害位置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较低,且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曲线斜率较大,即对荷载的应力水平非常敏感。建议在路用性能评价时重点考察沥青面层材料疲劳曲线的斜率。回弹模量的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表面层模量对荷载频率十分敏感。最后,基于芯样进行抽提回收得到老化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四组分分析仪(TLC)及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研究了老化沥青的流变性能、组分组成及微观结构变化情况。温度扫描实验结果表明唐津高速沥青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最差,衡德高速网裂位置处的疲劳因子最大。衡德高速病害位置处沥青频率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服役11年以后不同面层的沥青老化已经趋于固定值。四组分结果表明自然老化条件下裂缝类病害两个面层的沥青四组分含量差别不大,老化程度接近。但是衡德高速坑槽位置处上面层沥青发生了严重老化。红外结果表明,衡德高速公路沥青老化严重,但是病害位置处的亚砜基峰面积非常小,主要都形成了羰基化合物。车道不同位置处试件的实验表明:与车道中央和紧急行车道位置处相比,轮迹带位置处车辙因子更高,疲劳因子更低。而且,行车轮迹带位置处复合模量的主曲线更高,相位角更低。表明了轮迹带位置处沥青的老化严重。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与传统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有了极大的转变。为了完善高校英语教学
贾谊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对历代贾谊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和大致分期,并认为可以从研究贾谊文化品格入手,创新贾谊研究视角。
时装秀是为了表现服装,因此"秀"要服务于服装,同时"秀"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表演动作、背景音乐的创意和选择,都应以表现其服装内涵为前提。
针对针织面料生产智能管控需求,从车间计划与调度、产品生产过程和设备监控管理三个典型管控功能角度出发,基于针织生产大数据分析,建立了针织面料生产智能管控通用数据模型.
主要讨论了航天器贮箱在轨道航行时的微重力状态下其液体推进剂在贮箱内的形态分布及控制.文中采用VOF方法,加入了表面张力的效应,追踪气液两相流的自由界面,对液面在微重力条件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从mRNA水平研究ANGPT1、 ANGPT2、VEGF的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关系,探讨ANGPT2对白血病预后的影响,为靶向ANGPT2治疗白血病提供理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s)的比例、绝对值和形态学特点,以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患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LGLs)在外周血和骨髓中形态学、比例、绝对值和相关
税制的设计应尽可能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满足中性效应的原则。我国增值税制的设计存在税收效率的损失,一是在经济效率方面没有达到对资源的最佳配置;二是行政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