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AD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及时在早期诊断并加以干预是痴呆临床工作的重点,但至今尚无用于诊断AD的可靠外周标记物。大量研究证据显示,神经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分裂周期导致细胞周期紊乱是AD的病理学基础。神经元的死亡和丢失是AD最主要的病理特征,细胞周期重启的失调为研究AD神经元的死亡提供了新视角。在正常大脑中神经元处于一种有丝分裂后的分化终末态,在神经变性的病理情况下,神经元可进行分裂增殖,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但这些被迫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后的神经元并不能继续分化,而是走向死亡。细胞周期重启的失调发生在AD病程的各个阶段中,可能是迄今所能检测到的AD病程中的最早期事件。研究发现凋亡和细胞周期失调发生于AD早期,不仅局限于神经元,而且体现在人外周细胞,如外周血淋巴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及凋亡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本次研究拟通过测定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Akt的蛋白表达和活化,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淋巴细胞中PI3K/Akt信号途径的改变与AD、PD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方便有效的AD外周标记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入组病例40例,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包括:(1)20例轻至中度的AD患者(男性7例,女性13例),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机能紊乱和卒中研究所及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 and the Alzheimer’s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 NINCDS-ADRDA)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AD患者并无家族史;(2)20例PD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无认知障碍且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PD诊断标准。同期健康对照组来自健康体检老年人,共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和性别构成比与病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经神经心理学检查认知功能正常。抽取新鲜静脉抗凝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依据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淋巴细胞,利用蛋白酶抑制剂、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和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后,取等量蛋白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中总Akt及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分析比较三组中Akt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差异,并利用Pearson(r)相关分析探讨Akt表达与AD、PD病程和病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总的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AD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Akt的表达量与AD患者的病程和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2,P=0.014;r=-0.560,p=0.024);而在PD组仅发现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PD的临床表现没有相关性。结论:细胞周期失调与凋亡是神经变性疾病最主要的两种病理机制。PI3K/Akt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神经变性病中被广为研究,然而其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研究很少,而不加以干预、直接检测神经变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生物标志物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次实验结果表明AD患者淋巴细胞中Akt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且Akt在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与AD患者的病程及病情密切相关,因此这些发现证明AD的病理表现不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而且可以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检测到,表明A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且本实验结果也提示Akt在淋巴细胞中的检测有可能为AD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方便而有效的外周标记物,为AD的治疗提供可干预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