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也是世界足球史发展的第一页。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其兴衰的历程。早在唐代以前蹴鞠活动便已产生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战国时期就已流行,汉代蹴鞠运动作为练兵的主要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是现存最早关于蹴鞠场地、人数以及规则等各方面记载的史料,对蹴鞠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唐代是蹴鞠运动发展的高潮期,蹴鞠运动开展的社会性和地域分布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代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唐代各个阶层普遍喜爱蹴鞠活动,上至最高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都不乏蹴鞠的爱好者,蹴鞠作为他们主要的娱乐健身项目,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唐代社会。唐代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妇女地位有所提高,蹴鞠成为唐代女性的主要娱乐项目,并且其中不乏蹴鞠高手。蹴鞠活动在唐代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从长安到洛阳,从洞庭湖到皖南都流行蹴鞠。寒食蹴鞠的民俗在唐代以前已出现,唐代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在赌博流行的唐代社会,蹴鞠也成为赌博的工具,也间接地给唐代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唐代蹴鞠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一,以前的实心球发展为充气球,名称由“鞠”改称为“球”,充气球的发明在蹴鞠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球门由以前的“鞠室”发展为高的“球门”,在数量上由以前的双球门改为单球门,甚至可不用球门。三,蹴鞠功能变化。唐代蹴鞠已经失去了军事上练兵的作用,逐步向民俗化、娱乐化发展。 唐代蹴鞠活动并不是单独发展的,它和击鞠、秋千等其它体育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种娱乐休闲项目,蹴鞠确实给唐代社会带来了欢乐,但由于统治者的过度沉迷蹴鞠娱乐,也对唐代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蹴鞠加剧了社会的黑暗,激化了阶级矛盾等。由于蹴鞠本身的两面性,致使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其态度有所不同。蹴鞠在唐代既有其坚定的拥护者,也有许多反对者,更不乏大量的中间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蹴鞠活动的利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 唐代蹴鞠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蹴鞠本身演变中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唐代蹴鞠发展逐渐缓慢下来。蹴鞠作为唐代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也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之一。唐代蹴鞠东传日本、朝鲜,西至西亚诸国,不仅促进了中外体育文化交流,也推动了蹴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体育活动,唐代蹴鞠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唐代蹴鞠发展的基础上,后世无论是在充气球的制作还是球门的演变方面都超越了前朝,并且产生了足球史上最早的足球组织“圆社”,这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乃至世界体育的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