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加固梁抗弯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支变连续体系加固法分为预应力加固法和非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加固效果好,但其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预应力筋的防腐问题和预应力损失问题严峻。非预应力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但存在简支变连续结构叠合层的界面粘结和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承载力、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等问题。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有机结合了钢纤维混凝土和自应力混凝土的优点,是一种抗裂强度高,韧性好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将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用在非预应力加固法的桥梁支座负弯矩顶面处,则必将提高面层的抗裂阻裂性能和构件的疲劳耐久性能,解决非预应力加固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论文进行了采用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叠合层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正截面抗弯疲劳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受弯构件正截面疲劳破坏形态和抗弯性能,主要对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及疲劳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疲劳荷载作用下梁的破坏形态,验证了平截面假定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仍然成立,提出了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模量计算公式。然后,对比分析了加固梁钢筋的应力增长情况,并提出了钢筋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造成加固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叠合层处钢筋的疲劳断裂,所以根据影响钢筋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应力幅为参数的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其次,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建立了静载作用下加固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以及采用初始裂缝扩大系数法建立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回归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变形规律,通过考虑试验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残余挠度和荷载挠度,从而得到总挠度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和混凝土的组合形式:将传统工字梁的上翼缘代之以圆形钢管并在钢管内添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从而形成了带圆形钢管混凝
河流和水库附近边坡的失稳多是由坡前水位的快速变化引起的,深入分析坡前水位骤变对边坡特性的影响,对全面了解该类型滑坡的破坏机制和滑坡灾害的防治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制定
连梁作为联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构件,其延性与耗能能力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有重要影响。合理设计的连梁应满足“强剪弱弯”的原则,即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连梁首先发生弯曲破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是进行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分析是了解结构的抗风、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采用冲击压路机冲击压实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的技术,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公路养护部门的重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
土是一种古老的天然材料,由土颗粒、孔隙水和气体三相组成,其力学特性极其复杂,不仅取决于自身材料的性质,而且与外力作用密切相关,表现为一系列重要的力学特性。压硬性剪胀性是岩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一种先进试验手段。该方法将大型复杂结构分为两部分,对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容易破坏的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结构部分进行试验,称作
本文首先基于模型相似定理,对框架结构原型和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进行了量纲分析,设计并制作了12个1/6缩比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改变装药量、爆点位置、填充
近几年来,屈服强度达到550MPa的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在国外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和门式刚架体系中已开始应用。但是我国现行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随着人们对住宅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出现了这种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介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之间的一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其建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