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探索者——铁凝小说创作论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凝,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三十年来,以深厚的笔力和非凡的才华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如今她累计发表了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本,她的作品频频获奖,成为当代文坛“常青”作家之一。综观铁凝的作品,我们很难用某一个流派来划分,她是一个不热衷于潮流的作家,也是一个自我更生能力很强的作家,在她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之中,创作题材和风格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铁凝始终在探索,探索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的最大的表现空间。本文将铁凝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具体论述。  第一个阶段是生命诗意的呈现。中国是一个诗的民族,有着深厚的诗歌文化积淀。铁凝从小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成长,对诗歌有着一种天然的情感,她早期的小说中通过一系列优美意境的营造和乡村纯美女性形象的描述来表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论文通过意境、语言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对她早期的诗意小说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是对女性命运的探索和人类灵魂的拷问。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铁凝的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她不再停留在对表层的善的赞美上,而是深刻审视女性命运和多面的人性。对女性的生存本相进行不遮蔽的揭露,指出父权社会里她们所遭受的不公的命运和她们绝望的挣扎;并且对人性进行深入研究,表现在现代物化社会里人性的异化和沉沦以及他们追寻自我的历程。铁凝在成长、在成熟,在思考和探索,她看见了生活表象下面的东西,看见了善良背后的丑陋。她的小说已经从单纯的审美转向审丑,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第三阶段是对日常叙事和宏大叙事的思考。一直以来,日常叙事和宏大叙事在当代文学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两种叙事方式却始终处于二元对立状态,像两条互不相干的河流。铁凝作为一位有着社会责任和文学良心的作家,她一直在探索,探索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将日常叙事和宏大叙事完美融合,突破了自我和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在日常叙事中表现宏大历史以及民族生命力。铁凝在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在探索,她的创作没有终点,一直在路上。由于充满生活情趣的家庭氛围的影响,铁凝始终抱着一颗仁爱之心来看待生活和社会。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是早期审美小说还是后来的“审丑小说”,以及近期的史诗小说,创作题材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但是贯穿她的创作历程,有一点却始终不变,那就是她文学创作的底色。论文通过对铁凝不同阶段小说的分析来揭示她不断超越自我的创作风格,并梳理出她在创作中始终坚守的创作底色:对人类的体贴和爱。
其他文献
由于苏联解体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0世纪俄罗斯中心文学(苏联时期革命文学)版块在当今俄罗斯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基本处于被遗忘的状态,遗忘意味着遮蔽,此论文力图把苏联革命文
儿童:狠心管好嘴  临床上,包括儿童在内的未成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这主要与肥胖有关。有数据显示,肥胖儿童中约10%~30%患有高血压。未成年人高血压的另一大特点是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较大,肾病患者、有血管狭窄的患者等是高危人群。小患者们的高血压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加上表达不如成人,往往容易引起身体的严重损害。除常见的头痛、头晕外,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比成人更常见。这表明高血压已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较大伤
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统治下表现出主体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翻译本质的认识和翻译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使人文科学的研究陷入了僵局。在
走进童话的世界,我们常常会邂逅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接触恶毒的后母和可怜的继女、聪慧的国王与狡诈的大臣、仁爱的父亲和善良的子女……他们是童话世界里的主人公,同时作为
章学诚生活在考据之风盛行的乾嘉时期,而他却在治学道路上逆于时趋,独树一帜,提倡经世致用,更准确地说是倡导以史经世,将史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同时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迟子建是独特的一个,她不追随潮流,静处一隅,建构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书写对人生的独到理解。迟子建是一位关注现实的作家,她的创作坚持民间立场,扎根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