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化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危险品爆炸,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很多人谈“化”色变,无不侧面反映了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凸显公众对化学的误解。小学生是未来的公民,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意识的养成阶段,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小学阶段的化学启蒙教育尤为关键。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启蒙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小学生化学启蒙教育的目标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教育启蒙不等同于提前教育、知识启蒙,前者是大脑思维的激活,是学习的动力,而后者可能成为学习的阻力。作者在江苏某小学担任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苏教版教材中化学部分内容不多,而且分布不均,该部分课程设置没有呈现给学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把握好化学启蒙的度和量,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确定本研究化学启蒙的内容包括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化学情感认知的启蒙,尝试把化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形成。首先,通过对本校四到六年级学生科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科学学习不佳现状的原因,提出化学启蒙教育的必要性。接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归纳化学启蒙研究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以趣味化学小实验和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化学启蒙探索活动。研究表明:以趣味化学小实验和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小学生进行化学启蒙教育有其必要性。趣味化学小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了化学的神奇;一系列的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情感和环保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些浅显、不成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