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宋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全国形成了多个区域性市场。就货币而言,相对应的出现了多个货币区。其中,宋朝先后在川蜀、陕西、河东、两淮铸行铁钱,并发行了川蜀交子(钱引)、陕西交子、两淮交子,与铁钱并行流通,形成了与其它区域不尽一致的货币体系。学术界指出了川蜀地区率先发行交子与铁钱笨重不便交易的关系,但对纸币发明后为什么仍继续铸行铁钱,纸币与铁钱的关系是否发生新的变化等问题,尚缺乏进一步的阐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全国形成了多个区域性市场。就货币而言,相对应的出现了多个货币区。其中,宋朝先后在川蜀、陕西、河东、两淮铸行铁钱,并发行了川蜀交子(钱引)、陕西交子、两淮交子,与铁钱并行流通,形成了与其它区域不尽一致的货币体系。学术界指出了川蜀地区率先发行交子与铁钱笨重不便交易的关系,但对纸币发明后为什么仍继续铸行铁钱,纸币与铁钱的关系是否发生新的变化等问题,尚缺乏进一步的阐述。而陕西、两淮铁钱与交子的关系,与川蜀的情况有何异同,也值得进一步深究。本文认为,两宋川蜀、陕西、两淮纸币,均与铁钱密切相关,总体上仍是铁钱的价值符号,不能彻底脱离铁钱而独立行用。纸币发行之初,宋政府为了保证纸币的信用,以铁钱作为准备金,是一种可兑换性纸币。但是由于军费开支等原因,政府大量的印发纸币,不仅使纸币的准备金率发生了变化,而且还造成纸币不断贬值,使其在市场上占有的流通份额不断增加,主币与辅币的角色开始转换。此时,纸币由可兑换性纸币向不可兑换性纸币转换。纸币运行主要依靠国家信用来维持,铁钱不再是纸币的唯一价值基准,纸币的发行额失去了约束,导致了严重贬值。纵观两宋,无论哪种纸币被抛弃,都是因为纸币的大量发行,以至于剧烈贬值,信用降低。而纸币贬值的结果,又反过来驱逐市场上的铁钱,出现了价值符号替代价值基准的反向作用。川蜀、陕西、两淮的货币流通,都陷入了纸币贬值驱逐铁钱、铁钱退出流通,纸币失去价值基准进一步贬值的恶性循环。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作为信用货币——纸币,其发行量必须以市场的需要量为依据、以金属货币的铸造量为基础,否则,纸币便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此外,铁钱与纸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铁钱币值的变化,还是纸币的贬值,都会对双方面额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川蜀货币体系、陕西货币体系之中,纸币发行之初均是被铁钱“称提”,而两淮货币体系则不同,它是先有纸币“称提”铁钱,从中可以看出人为的两淮货币体混乱不堪。
其他文献
“87型系列三胡”是西安音乐学院李长春教授在二胡的基础上研制的系列改革胡琴,包括高音三胡、中音三胡及次中音三胡。此项改革成果曾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多项奖励,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并入编香港新华通讯社出版的《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国卷)》。本文以“87型系列三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乐器形制、功能及演奏技法的具体分析,让演奏者感受“87型系列三胡”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为演奏者的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G大调大提琴变奏曲》Wo O 45作于1796年,题献给卡尔·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夫人,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三首大提琴变奏曲之一。主题来自于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aeus)中描述英雄凯旋时,以色列人夹道欢迎的合唱曲《英雄凯歌》(
居住权制度作为罗马法上的法律制度之一,为后世大陆法系国家所继受。这些国家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对居住权的人役性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突破以满足本国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尚未在物权体系下设立居住权,只是在婚姻法领域提及了具有人役性的居住权但也未做具体规定。《民法典(草案)》再次将居住权纳入用益物权体系下,但是依然坚守居住权的人役性。而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来看,不论是立法可行性层面,还是社会现实需求层面,居住
荷叶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强抗氧化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XOI)活性,可用于兼具抗氧化、XOI活性双功能植物基食品配料的开发,是研制用以调控高尿酸血症的植物性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由于荷叶化学成分复杂、关键活性成分未知,荷叶双功能活性成分制备方法、质控标准匮乏,荷叶基降尿酸食品加工基础理论薄弱。本文采用多种方式制备荷叶提取物,评价其超氧阴离子清除(OS)和XOI活性,并全面剖析其化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在10%以上,成为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但在2010年以后,受人口红利下降等众多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的放缓主要突出表现在旧动力不足,新旧动力转换存在落差。与此同时,长久以来国家依赖的需求侧的政策改革和管理也面临着持续下降的情况,供需关系显著地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衡。因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了减税
在过往的歌剧研究中,对歌剧的探讨多侧重为歌剧角色中的演唱技巧或角色的表演特征等,对角色中体现的深层人物价值缺乏一定的探讨。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歌剧《林徽因》中的相关故事背景、林徽因的文化视野、诗词与咏叹调结合下的歌剧表演、个人演唱与教学设计等来看林徽因的家国情怀、学术精神、女性主体意识,凸显林徽因的“名士精神”,同时,希望站在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视角下去思考中国歌剧的人文意义,在对歌剧《林徽因》的解读、思
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中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乡村聚落低效利用与闲置现象突出,农村社区的活力正在逐渐减弱,乡村衰退已成为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基于乡村地域分异性,合理引导乡村聚落重构,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乡村聚落演化与发展是农村社会特定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其空间关联性是乡村聚落规划与分区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尺度,忽略了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演化的时空分异
老年人经济抗风险能力低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失去经济独立性。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一旦失去经济独立性,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恢复到原来的经济水平。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存在不足,无法帮助老年人完全抵御经济风险。此外,老年人群属于被赡养群体,一旦失去经济独立性,会增加整个家庭的赡养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社会保障系统的赡养压力。本文采用中国健康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并购重组成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张企业规模的重要经营活动。新兴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之前国内市场被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现阶段受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开始走国产化路线,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而自主研发产品及进行试验验证的周期较长,且建厂、招聘、运营都须要消耗不少的时间、人力
党内法规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的党内法规体系有助于党内法治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关于党内法规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日渐丰富,但党内法规效力问题却较少受到关注。党内法规效力是党内法规的生命之所在,直接影响着党内法规的运行,它理应成为党内法规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党内法规效力问题的研究能够理顺党内法规效力关系,及时化解或从源头上避免党内法规效力冲突的发生,从而提高党内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