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校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他同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如何把友善价值观在不同社会群体中落细、落小、落实,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研究工程。本文以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数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生香港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与社会课》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以及教材呈现方式等方面对香港中学生接受“友善”教育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背景说明和文献综述。该部分通过对“友善”的研究、对“友善教育”的研究、对香港德育教材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同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确立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结合论文分别从“友善”和“友善教育”两个概念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友善”的释义,进而分析友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整篇论文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对香港中学生的“友善”教育理念的研究,首先是了解“友善”在香港形成的历史背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香港殖民地历史和中西文化交融环境三个角度展开,在此基础上探讨香港中学的教材的框架体系是如何体现“多元包容”理念。第四部分,是对香港中学生的教材内容的分析。文章通过对《生活与社会科》教材内容的分析总结香港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与己友善、与人友善和与社会友善,每一部分结合教材的主题和每节课的课题内容展开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教材特点的分析,通过前文关于教材内容的总结,进一步梳理教材的框架结构,浅析香港中学友善教育在教材中如何呈现,教材如何在“知行统一”的教育目标下实现对于学生的友善教育。第六部分,结合当前中国大陆德育工作形势与挑战重新审视《生活与社会科》,从中挖掘对中学生德育教材理念、教材呈现方式以及德育工作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