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明确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2.探究体重指数(肥胖)及腰围(腹型肥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3.分析中医证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中医四诊和仪器测量,以病历报告表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和体征,对17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调查。通过OGTT试验检测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得到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糖负荷30分钟后净胰岛素与净血糖比值(ΔIns30/ΔPG30)。采用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之间、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患者之间在中医证素、胰岛β细胞功能上具有的差异,以及中医证素与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71例新诊断T2DM患者,男性96名,女性75名,平均年龄为(48.81±12.27)岁,平均BMI为(27.15±4.09)kg/cm2,平均腰围是(89.65±10.35)cm。(2)生活方式情况:60.82%的患者有特殊饮食偏嗜,偏嗜口味前五依次为:“甜食”49例(26.9%),“油腻”42例(24.56%),“咸食”35 例(20.47%),“热”21 例(12.28%),“油炸”18 例(10.53%);患者中102例(59.65%)较少运动,47例(27.49%)有时运动,22例(12.87%)经常运动,较少运动组患者总体肥胖率明显高于有时运动和经常运动组患者(p<0.017),经常运动组患者总体腹型肥胖率明显低于较少运动和有时运动组患者(p<0.017);超过70%的患者无吸烟饮酒嗜好;120例(70.18%)睡眠质量尚可。(3)合并症和家族史:67.25%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其中合并高脂血症有55例(32.16%),合并高血压有51例(29.82%),49例(28.65%)具有脂肪肝病史;61例(35.67%)具有T2DM家族史。(4)中医症状及舌脉:在饮食口味方面,137例(80.70%)自觉“口渴”,其中34例(19.88%)“渴欲饮冷”,20例(11.70%)欲饮热,35例(20.47%)有“口黏腻”;头身不适感方面,84例(49.12%)感觉“倦怠乏力”;二便情况中“尿频”最多见有34例(19.88%),大便则以“便溏”居多有28例(16.37%)。86例(50.29%)患者见舌苔腻,40例(23.39%)舌黯红;103例(60.23%)脉细。(5)中医证素特征:按照中医证素等级判定原则划分,证素等级以Ⅰ级为主,占53.29%;证素分布情况显示,具有“湿”和“阴虚”的病例数均为 100 例(58.48%),“热”59 例(33.92%),“痰”55 例(32.16%),阳虚54例(31.58%),气虚50例(29.24%),三种等级的“阴虚”、“湿”和“肝”均分别为虚性、实性和病位证素中最多者;在证素相兼情况结果中,1 1例患者具有单一证素,以“湿“为主,87.13%的患者具有多种证素,两证素相兼中以“阴虚+热”最多为4例,三证素相兼中以“阴虚+热+湿”最多为4例。2.不同肥胖类型对中医证素评分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1)证素评分比较:肥胖组患者证素“痰”评分较非肥胖组高(p<0.01);腹型肥胖组患者证素“痰”、“脾”评分较非腹型肥胖组高(p<0.05或0.01),“阴虚”评分较非腹型肥胖组低(p<0.05)。(2)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肥胖组患者各时相胰岛素、I-AUC、HOMA-IR、HOMA-β较非肥胖组患者高(p<0.01),QUICKI较非肥胖组患者低(p<0.01);腹型肥胖组患者空腹胰岛素、HOMA-IR较非肥胖组患者高(p<0.01),QUICKI较非腹型肥胖组患者低(p<0.01)。(3)BMI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BMI 与 lgI-UAC、lgHOMA-IR、lgHOMA-β、lg(ΔIns30/ΔPG30)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282、0.364、0.293、0.174,与QUICK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2;简单线性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与lgI-UAC、lgHOMA-IR、lgHOMA-β、QUICKI、lg(ΔIns30/ΔPG30)间的回归拟合度分别为8%、13.3%、8.6%、11.7%和3%。(4)腰围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腰围与lg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5,与QUICK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7;简单线性分析结果显示腰围与lgHOMA-IR和QUICKI间的回归拟合度分别为10.60%和8.80%。3.胰岛β细胞功能与中医证素相关性:G-AUC与“气虚”、“阳虚”及“气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169、0.176;lgI-AUC与“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lgHOMA-IR与“热”、“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6、0.159;lgHOMA-β与“阳虚”、“寒”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2、-0.218,与“热”、“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0.237;QUICKI与“津亏”、“热”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1、-0.169;lg(ΔIns30/ΔPG30)与“气滞”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7,与“心”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194;BMI指数与“痰”、“湿”、“脾”的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0.236、0.303,与“肝”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0。[结论]1.临床特征:新诊断T2DM患者偏嗜味甜和油腻的食物,平素运动较少,合并症主要为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脂肪肝,有家族遗传倾向;主要表现有口渴、喜冷饮、倦怠乏力、尿频、便溏、舌黯红、苔腻和脉细;中医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以实证为主,阴虚湿热证多见,病变脏腑主要为肝。2.不同肥胖类型对中医证素评分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1)中医证素: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证素“痰”显著,腹型肥胖患者病性证素“痰”和病位证素“脾”显著,而“阴虚”程度较低,提示相较于BMI,腰围的测量对于新诊断T2DM的辨证更具有参考价值;(2)胰岛β细胞功能:通过对比BMI、腰围分别与lgHOMA-IR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拟合度发现,BMI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更高。3.中医证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BMI的相关性:“痰”、“热”与HOMA-β呈正相关,“湿”、“热”与HOMA-IR呈正相关,BMI与“痰”、“湿”、“脾”呈正相关,痰热或湿热明显的患者主要病变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程度相对较低,肥胖型新诊断T2DM患者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脾,病理变化以痰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