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研究电动增压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8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增压发动机因其小型化已经成为目前主流降低CO2排放的技术。但由于涡轮增压存在固有的“增压滞后”,在汽车起步或者加速阶段,增压压力不足,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而且涡轮会影响到催化剂的预热,因此排放也受影响。电动增压器依靠电机驱动,不受发动机废气能量的限制,且对排气管路没有影响,因此电动增压器较涡轮增压器,在动力性和排放方面均有提升。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并选择电动增压器和电机的类型,然后针对所选被控对象设计控制策略并基于仿真软件验证该控制策略,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研究电动增压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电动增压器主要分为两种,即电动涡轮增压和电驱动压气机增压,通过比较得出电驱动压气机在提升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且机械和热负荷也相对较小,因此也是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对象。电动增压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驱动电机,目前主要适用于电动增压器的高速电机包括开关磁阻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通过比较这两种高速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根据电机需求为电动增压器选择最适合的电机。针对电驱动压气机增压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前馈和反馈结合的闭环控制。前馈基于压气机特性图,根据当前折合流量和目标增压压力查MAP,并根据SOC和系统发热情况对压气机转速进行限制;反馈包括PI控制、模糊控制及F-PI控制,电动增压器根据目标增压压力和实际增压压力差值控制其电机转速和旁通阀开闭情况。然后分别基于GT-POWER和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了电动增压器控制的被控模型和仿真模型,基于此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从稳态误差和瞬态响应性两个方面比较几种控制方法并选出最优的一种。其中稳态误差分析方法是各个时序累加法,即仿真系统每计算一次,偏差累加一次,最终累加结果越小,则稳态误差效果越好;动态响应性是根据实际增压力最先达到目标增压压力的时间,到达时间越短,则说明其动态响应性越好。最后,基于这种控制方法研究电动增压器对发动机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为以后的台架、整车实验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温结构材料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TiAl基合金由于其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优秀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然而TiAl本征脆性和较差的断裂韧性成为其实用化道路上最大的阻碍。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对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可以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实现强度与塑性的同时提升。课题组前期通过Ti与Al箔退火反应合成法得到了γ-TiAl等轴晶与(α
作为国际融资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优先股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在西方流行,完善的优先股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直接融资比例
本论文将从叙事伦理理论的三个维度,故事、话语及阅读层面,分析石黑一雄的著作《长日留痕》,以探索文本隐含的伦理内涵和道德价值观。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以独特的叙事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
肝癌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局部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手段,已成为小肝癌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1],近年来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发展迅速,已经在
目的: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腰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PPSF)与单独斜外侧椎间融
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从理性主义出发的宏观城市实践。这种实践一般以全部人工化的理性规划为标志,但因忽视了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关注,导致城市多样性与丰富性生活的消失、社区活力下降等问题。这种背离日常生活的城市实践活动尽管自60年代以来,已被西方建筑界所批判,却普遍仍旧在中国持续且大规模的进行。以经济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让城市中不断产生如列斐伏尔所言的“零度化”空间破坏着原有城市结构,使得城市活力丧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手术治疗“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3月—2017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影像学及
[目 的]探讨氨甲环酸(TXA)不同给药频率及给药时间对减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 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分析的实
在本论文工作中,我们的焦点集中在解决非晶合金研究领域的难点,着重于从微观结构解释非晶合金形成能力于元素的关系、研发兼具优良玻璃形成能力与软磁性能的铁基非晶态合金。我们使用正电子湮灭技术对(Fe71.2B24Y4.8)100-xNbx(x=3,4,5,6)大块金属玻璃中的原子排列结构与周围非晶基体空位环境进行探究。从本征正电子湮灭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玻璃形成能力与非晶基体中Bernal hole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