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招生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我院作为体育类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成为我院办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了解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我院毕业生提供参考依据,使我院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笔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就业环节分析,结果显示:(1)从就业观念分析: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目的实际,认可“金钱”(经济收入)对个人的功用,在择业时表现出追求实惠的倾向;在职业选择上对“铁饭碗”相对热衷,对自主创业相对茫然。(2)从就业信息分析:我院毕业生主要通过人际关系信息源和大众传媒信息源和专门的就业信息源获取就业信息。(3)从就业判断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主动性增强。(4)从就业选择分析:我院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从薪酬高低、待遇好坏、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专业对口等各种因素出发,是综合选择的结果。(5)从就业决策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决策主要体现在就业时机的把握和就业地区的选择上。2、我院毕业生就业现状:(1)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正常(2)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向多样化、灵活就业发展(3)毕业生的就业地域相对集中在我国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4)毕业生不同运动专选就业差异不明显3、影响我院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因素(1)社会因素:就业体制、社会需求、社会关系等对毕业生影响较大,(2)个人因素:毕业生个人的择业观念、综合素质、学历、家庭经济状况、性别等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3)学校因素:专业结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知名度、教学水平等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4、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对策:(1)关于社会因素:公平、竞争、择优、有序是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要(2)关于学生就业能力:我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就业观念,二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做好求职前的各项准备,四是掌握求职技巧,注意求职细节。(3)关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全程化;提高就业指导理论水平,推进我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跟进服务,采取毕业生就业助推措施;,包括打造求职名片、提供经济援助、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成立“校友课堂”、聘请“心理保姆”、进行职业心理定位测试;逐步推行职业导师制。(4)关于就业信息:强化毕业生需求登记制度、加强就业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推介毕业生、积极利用校友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