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实现业务多元化战略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面对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国际金融业的竞争使我国金融业受到强大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必须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去满足需求和赢得竞争。根据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现状,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是实现分业限制下的混业经营、增强金融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动因和风险的分析,借鉴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及一些具体的监管方法。 本文第一章回顾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基础研究理论和专题研究文献,为研究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第二章概要地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通过数据分析,着重阐述了转轨经济和对外开放大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特殊动因。 本文第三至六章,通过比较研究和数据分析,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特殊性风险以及目前监管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我国建立“审慎监管+功能监管模式”的政策建议,并对该监管模式的框架设计、重点的监管方式进行了初探。
其他文献
借鉴STIRPAT模型,选取运输总量、每千吨运输量运送的距离、每千吨公里油耗三项因素作为自变量,以1996-2011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民航碳排放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进行了改革,在转轨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