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甘薯产业化发展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ng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有“中国甘薯之乡”美誉的卢龙县是我国甘薯主产区的佼佼者,甘薯种植在卢龙县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卢龙县农业中的主导产业。甘薯产业是带动卢龙县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卢龙县甘薯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解决卢龙县甘薯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采用查阅文献分析、归纳演绎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从卢龙县甘薯产业化整体发展现状的宏观角度和农户甘薯种植实际情况的微观角度对卢龙县甘薯的种植规模、品种、技术、经济效益、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卢龙县甘薯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龙头企业实力差,带动力弱;种植品种单一老化,良种开发力度小;病虫害危害严重,有效防治难度大;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食品安全水平低;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效率差。针对问题提出推动卢龙县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栽培;扩大甘薯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高甘薯抗风险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扩宽甘薯市场流通渠道。
其他文献
<正>想听陈琴老师的课,是早已有的一个愿望。知道陈琴其人是阅读韩兴娥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时的事。对韩兴娥的海量阅读感兴趣,由此及彼,就对韩兴娥式的陈琴"背下十万
期刊
由于人脸图像在采集过程中,容易收到光照等环境影响,使得人脸特征存在突变性。传统的识别方法主要通过采集人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对图像清晰度要求很高,针对模糊图像不能及时
<正>一、项目简介本项目源于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属于城市生活垃圾臭气防治技术领域。本研究依托我院多年从事城市生活垃圾行业工作的经验。在数据采集、检测和全
中国科技史的建制化略晚于中国考古学,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滋养。尽管目前中国考古学对科技史的容纳程度有限,但从历史角度来看,两者曾经的密切关系也有迹可循。中国科技史与考
目的探讨同期发生的食管贲门双源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10年7月,共收治同期发生的食管贲门双源癌16例,均为男性,年龄52~67(60.4±4.8)岁,均行手术治疗。
新时期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稳固家庭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离开家园到城市寻梦的农村女性,也就成为了新时期注目底层的小说创作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