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善税制是我国长期的重要财税政策问题,结构性减税是其中最为有效的税收改革措施。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该国的税制变动,并成为了促使税制改革的推动力量。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我国税收体系中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而带来的弊端,长期以来是困扰我国税制改革的桎梏。为此,2012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有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营改增”试点改革属于我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举措,目的在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降低第三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整体税负,实现产业优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等。研究“营改增”政策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而探讨交通运输业实施“营改增”是否达到税制改革的预期目标,能够使国家相关部门初步了解“营改增”实施的政策效应。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自身的财务绩效,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税制改革进行研究,简要描述“营改增”实施的经济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营业税、增值税和交通运输业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同时将税收中性理论、最优税制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作为“营改增”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其次,初步总结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关系及演进,指出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现状及弊端,提出“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然后,本文从企业税负,当期利润和市场反应三个层面对“营改增”财务效应的机理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再次,为了研究“营改增”对企业财务效应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上市交通运输企业的实际流转税税负、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三个财务指标以作为实证研究的被解释变量,而将“营改增”政策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共33家上市公司三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构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实证模型。采用Eviews和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有效降低试点地区流转税税负,但却使得企业的绩效有所降低,而企业对实施“营改增”政策的市场反应却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营改增”税制的优化设计,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营改增”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