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织出血来源单个核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模拟骨科手术过程收集骨组织出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观察单个核细胞在新西兰大白兔尺骨缺损模型中的骨再生修复潜能,为临床用于治疗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2只新西兰大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n1=13)模拟骨科手术,收集骨组织出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经过PKH26荧光标记后,混合同种异体骨颗粒,移植到兔的尺骨缺损模型中。对照组(B组,n2=9)仅将同种异体骨颗粒植入到兔的尺骨缺损处。植骨治疗8个星期以后大体观察骨组织缺损的愈合形态;X线片检查尺骨缺损,并用“Lane-Sanduh X射线评分标准”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组织学观察新生成骨组织的性质,并用“Lane-Sanduh组织学评分标准”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组新生骨组织中PKH26示踪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A组每次分离得到并混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的单个核细胞数为(6.32±2.38)×107个。植骨修复骨缺损8个星期以后,大体观察A组缺损骨组织正在愈合,B组骨缺损仍然明显。根据“Lane-Sanduh X射线评分标准”,A组评分(9.92±2.22),B组评分(5.11±1.17),比较两组骨缺损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P<0.05)。A组H-E染色的新生骨组织切片显示为正常骨组织毗邻软骨化骨组织,B组H-E染色的组织为植入的“骨支架”而新生成骨组织较少。根据“Lane-Sanduh组织学评分标准”A组评分(8.69±1.89),B组评分(3.44±1.59),比较两组尺骨骨缺损处的组织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实验组(A组)骨缺损处新生骨组织内PKH26标记的细胞分布广泛。结论:骨组织出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骨缺损,比单纯应用同种异体骨治疗骨缺损能更好地促进骨组织愈合。骨组织出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具有成骨作用的潜力,是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的理想选择。
其他文献
针对中大口径迫击炮后装填发射时,弹药在膛内前窜的问题,通过研究膛内闭气与定位机理,并且以此为基础采用理论计算、试验验证的方法,研发了一种迫弹后装填的闭气与定位技术,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日益增长,脊髓损伤的预后成为脊髓损伤患者日益关心的问题。基于脑电信号(EEG)的无伤性、高时间分辨率,脊髓损伤后的脑电变化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段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性、方
报纸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加剧了创业的挑战性,致使合作创业成
目的:观察沉默PDE4B对内毒素刺激后大鼠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4孔板接种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实验第一部分:收集细胞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olt)法测定磷酸二
围术期意外低体温(核心体温<36℃)是手术和麻醉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0%-90%。即使是轻度低体温也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是目前各制造领域的热点。宁波市被确定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后,确立了八大细分产业作为重点主攻方向,并开始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Nestin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后不同再灌注时间段(6h、12h、24h、72h、7d、14d)的大鼠局灶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主要由机动车事故、跌倒损伤、运动损伤和暴力等原因造成的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往往给患者造成终身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