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多次的“大动作”。关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涉及了新办企业标准、税率调整、税收征管方式以及征管权限的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下,需要学者对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值有一个准确的测度,一方面有助于对征管制度改革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效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评价的有效依据。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对于分析当前企业所得税税制存在的缺陷、提出改善优化途径方面能够提供参考意见和思路方法,并且也能够对今后企业所得税税制的优化和改革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做为样本,选择了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值进行了较为准确、客观的测度评估。然后深入研究分析了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的结论:第一,各个地区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随着时间都逐年增大,呈现出了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值存在很大差距,显示出了不平衡的态势,中、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水平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第二,在2007-2016年期间,平均征管效率值最高的三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依次是是天津、广东、山西,其中两个来自于我国东部地区,一个来自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相比之下,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效率的平均值最低的三个省份全部来自中西部地区;第三,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税务人员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效率的下降,居民人均收入也对征管效率产生了负向作用。而国税机关对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企业规模、人均税收征管人员数量、经济开放水平等均对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有正向的提升作用。文章的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建议,政府应该从优化税务人员结构、强化税源管理、精简税务机构和整合税收征管资源、提升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和强化纳税评估这五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提升,以实现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