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身体理论试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身体理论可以说是其哲学世界观得以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点,而“感性对象化活动”又是马克思身体理论得以修葺的前提要件,马克思用“现实的人”击垮了盘踞西方哲学史多年的意识哲学,并填补了传统形而上学中身体“不在场”的空白,彻底将抽象“解释世界”的本体论哲学拉向具体“改变世界”的现实哲学,从而颠覆了形而上学传统,掀起新的哲学革命。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文本,通过对其身体理论的存在维度、存在方式以及现实性依据等多层维度的剖析而逐步完善其基本内涵,由此推出马克思身体理论之作为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确立基点的可能性。结合当前社会,丰富的物质条件虽然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身体的殖民化现象却日益凸显,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逐渐在人类社会弥漫开来。在此种“工具理性”的雾霾笼罩之下,人类活动也随之变得畸形和失控,被符号化、理性化占据的“虚假身体”逐步取代了自由自主、丰富多样化的“真正的身体”。因此,对于马克思身体理论的重新阐发和论证,是分析和校正现代化进程中异化现象的理论前提,也是推动“身体”突破生命活动困境,从而体现其价值意义的必要条件。本文正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是以西方历史为背景,从哲学理论进路对“身体”进行梳理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对于“身体”问题的这一研究转向理论方面的独特根源,而这一研究转向也无疑是一场哲学的变革,即对于整个形而上学的历史性理论革命。第二部分以马克思早期到成熟时期的文献作品为据,分析马克思身体观念的整个形成机制,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如何在揭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论的理论基础上正式将身体的“感性活动”原则推上历史舞台,并以此作为基点开启了身体之思,为撬动整个哲学界的重大变革埋下伏笔,随后又将感性对象化的身体放入到具体的社会历史领域分析,提出了“劳动的身体”,并以此为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奠基。第三部分笔者根据马克思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依据将身体理论的具体本质意涵进行一一论证,其中包括:“身体”的存在维度、身体的存在方式、身体理论的特点以及身体理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四方面。其中在阐述身体理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时,笔者是以批判传统本体论思维模式及唯心史观为切入点,将马克思的身体理论与实践论及唯物历史建构论相结合,指明身体理论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对马克思身体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表现为对身体消费的批判、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以及道德退化的审视和超越、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赋值四方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写作基点和风向标,尊重马克思原著经典,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将历史发展与基本逻辑相结合来探索马克思身体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从马克思经典著作出发,通过马克思哲学与整个西方哲学的对话来阐述马克思的伟大思想。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两组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偏头痛,比较古典针刺法苍龟探穴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的优劣,以及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和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文以一个案例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主线,对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法理和法律上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件,提出完善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制度
通过计算分析屋顶绿化层荷载对一些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构件内力的影响,得出了屋顶绿化层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外资企业也开始纷纷涌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苛刻
利用MODIS NDVI与Landsat TM多光谱遥感影像,提出在缺少地面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获得精准的大范围高时效植被覆盖度。利用经验模型与像元二分模型分别计算MODIS影像的植
英文里有一个"Diva"的单词,原意指"歌剧中的女主角",现在被广泛地用于指代在某个领域"出众的或令人敬佩的女性"。此类女性通常有一种摄人的气场,只要她一出现,身旁的人便会黯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N患者临床资料,采用
靴轨受流系统已成为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首选受流模式,集电靴与接触轨的良好接触,是确保靴轨受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靴轨系统的动态受流,往往伴随靴轨燃弧、
老年抑郁症指发生于老年期的抑郁症,为抑郁症的一个亚型,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精神疾病,属于中医“郁证”、“癫证”、“虚劳”等范畴。老年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学者提出"媒介即场景"的观点,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移动短视频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