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场下卤代烷烃分子的场致解离和电离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飞秒脉冲激光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卤代烷烃分子CH2I2、CH2ICl在不同强度激光场中(~1014W/cm2)电离与解离动力学行为。实验中所用的飞秒激光输出是中心波长为800nm,脉宽60fs,强度控制在1~4×1014W/cm2范围内。实验上,发现CH2I2和CH2ICl分子在飞秒脉冲激光场中电离产生的母体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信号强度与激光场的强度密切相关。理论上,采用GAUSSIAN03程序计算了中性分子CH2I2和CH2ICl的过渡态及其解离反应路径,绘制了在不同强度激光场中CH2I2+和CH2ICl+分子离子势能随着各自化学键键长的变化曲线,分析了CH2I2+和CH2ICl+分子离子的解离通道。理论和实验都得出结论:两种卤代烷烃分子首先发生场致电离(FI),然后由母体离子场致解离(FAD)发生化学健顺序断裂,最后生成各种碎片离子。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发现ZnO薄膜能够在室温下产生紫外激光发射,从此,人们对ZnO薄膜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制备紫外发光器件。然而,具有紫外激光发射特性的ZnO薄膜,通常是具有纳米结
基于三角测量法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非接触测量、速度快而备受关注,在机器视觉、自动加工、工业在线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实物仿形、生物医学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具有光学质量的亚微米直径光纤作为低损耗光波导应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亚微米直径光纤传输特性的理论计算,高质量亚微米直径锥形光
本文以He-Ne激光为光源,采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研究了Cr:KNSBN晶体的非线性特性及图像存储特性,并利用该晶体实现了图像的边缘增强。论文给出了在e光写入Cr:KNSBN晶体的
本论文从光学和热学、乃至医学物理学的观点评价光子嫩肤术,诠释其中的研究价值出发,在初步分析其基本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开展光与皮肤组织光热响应和热损
本文综述了强流离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方法,并对强流离子束密度分布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研究了失匹
论文首先分析传统ICF中心点火方式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快点火机制涉及的物理问题,提出了论文研究具体内容.介绍了相关内容的国内外进展和基本理论.论文介绍了实验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