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子是重要的川产道地药材,用于各种阳虚之症疗效卓越。生物碱是附子的主要毒效成分。附子多糖也具有药理作用。附子为有毒中药必须加工炮制,炮制的过程即为双酯型生物碱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因加工环节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产品。依据炮制过程中有无使用胆巴液,附子系列产品可分为有胆和无胆附片。药典收载的盐附子和黑顺片即为有胆附片。药典收载的黑顺片炮制时没有去皮这一工序,白附片则明确表示要去皮处理这一工序。不同附子炮制品种究竟该不该去皮,去皮和不去皮有什么区别,是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探索了附子去皮与不去皮加工炮制品的品质差异。 实验材料选用附子炮制品为有胆附片(黑顺片、熟附片)和无胆附片(蒸附片、炒附片),每一种炮制品并做不去皮和去皮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带皮与去皮处理的同一种炮制品种,对于粉末及水煎液而言,其生物碱及多糖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炮制品种,具有明显不同的外观性状。4种附子炮制品,粉末中总生物碱的含量顺序依次:炒附片>蒸附片>黑顺片>熟附片。炮制品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普遍较低,均小于0.1%。可以认为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总碱的溶出率变化不明显。4种附子炮制品,无胆附片总单酯型生物碱(MAs)药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有胆附片;总双酯型生物碱(DAs)含量差异比较大,有胆附片DAs含量明显高于无胆附片。如控制性试验加工的带皮黑顺片粉末DAs含量(24.75μg/g)明显高于带皮炒附片粉末DAs含量(7.77μg/g)。说明炮制过程确实有“减毒”的作用,无胆附片在“存效”方面比有胆附片更有优势。4种附子炮制品粉末中所含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顺序依次:黑顺片>炒附片>熟附片>蒸附片。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水煎液中多糖的基本上是在缓慢增加。适度的煎煮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成本分析表明,由于去皮工序的劳动力成本大,生产单位产量的同一种炮制品,去皮处理的附片总成本比带皮处理的附片总成本高。4种附子炮制品的利润空间大小:炒附片>蒸附片>黑顺片>熟附片。故从化学物质含量和成本的角度分析,除非特殊规格需求,不提倡附子炮制时去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