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幸福话题,不同学派的学者们争论不休。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你幸福吗?”已经成为时下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提出了更高层次。在这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关于研究人学的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者,我们应重视研究人,而研究关于幸福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研究人的问题,因为人是幸福的主体。可以说,人的幸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幸福问题有不少学者探讨和研究过,多数探讨幸福观和社会幸福的问题较多,其中也在这些研究当中提出过个人幸福问题,但极少对个人幸福问题做专项研究。事实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紧密相连的,具有连贯性,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两个问题我们都应该给予重视。什么是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我们应该如何公正的评判一个人是否幸福,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个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更加关注人权问题,个人幸福的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个人幸福的研究,深入研究更多个人幸福的实现路径和个人幸福的评价标准。笔者立足于唯物史观,对个人幸福的实现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引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其中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这些都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本质与人的幸福两个基本概念,从这两个问题的理论渊源中去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与人的幸福两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其次,从人的幸福延伸个人幸福概念,个人幸福的内容包括个人幸福的概念、特征、结构、价值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其中,个人幸福实现的价值是我们重视和力求实现个人幸福的理由。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实现个人幸福的方案,包括个人幸福实现的条件、特点及个人幸福实现的当代路径。第三部分论述对个人幸福实现程度的考量,对个人幸福评价标准分别作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论述了建立个人幸福评价标准的意义。个人幸福的评价不是随心所欲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公平合理、科学全面地对个人幸福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个人幸福评价的哲学标准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和衡量尺度之上,个人幸福的哲学评价标准是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幸福实现与幸福评价两者关系密切,统一于社会生产实践当中。我们对个人幸福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对人的本质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科学合理的幸福观作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也是就了让人们更好的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幸福是人类实践的动力和最终目的,是我们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力。由此可见,个人幸福问题的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