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现了新的审计理念,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新准则中,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推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所决定,因此,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成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正是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论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在阐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及选题意义之后,对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溯和说明。第二部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的理论渊源。首先,通过回顾风险导向审计的演进过程,说明重大错报风险概念的出现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或理念)的确定;然后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实质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重大错报风险及其评价模型的构建。首先,对导致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六种风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知识,构建了用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模型,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AHP)。同时以本篇论文案例中的被审计单位--A上市公司为例,构建了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将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按层次分为一级风险指标和二级风险指标。第四部分:重大错报风险评价模型的运用(案例部分)。在本案例中,以A上市公司作为被审计单位。首先,通过了解和分析A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识别和发现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其次,结合前文已构建的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应用评价模型,基于对2007年年报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每一个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按权重系数对所有风险因素先后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然后,根据每种风险因素相对于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权重系数,初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中需要重点审查的风险领域。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和建议。总结说明本文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价模型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