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古气候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垩纪-古近纪是深时时期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湖南茶陵盆地是中国大陆此期典型的陆相红盆,记录了重要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本文对茶陵盆地新田村剖面(PM01)和大坑-东冲村剖面(PM02)的戴家坪组和枣市组进行了观察研究,重点开展了沉积学和成壤碳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岩相、碎屑组份气候指数、碳-氧同位素指针分析对茶陵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古气候和古降水氧同位素进行了初步重建。岩相分析表明,茶陵盆地是一套以洪积、河流、冲积平原环境下红色碎屑沉积为主的建造,发育各种碎屑岩,如(角)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中,戴家坪组由山麓洪积(旱地扇)相-砾漠、风成砂丘相-河流相(主要为洪泛平原相)组成,枣市组主要为湖相沉积。特殊岩相指示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通过碎屑组份(长石F、岩屑L、石英Q)颗粒数量统计获得了气候参数F/Q和构造指数L/Q。结果显示,沉积组份指数F/Q受气候影响较大,总体显示较为干旱的气候条件,并反映研究区存在两次降温过程。土壤化是茶陵盆地的重要而特殊的地质过程。对PM01和PM02两条剖面的成壤碳酸盐岩(钙质结核)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至少存在一次炎热事件和温凉事件,主要表现为PM01剖面的δ180在100 m出现5‰的正偏移,δ13C记录出现了 2‰负偏。利用成壤碳酸盐估算出的晚白垩世-古新世大气CO2的浓度平均值为529 ppmv(1.92 PAL),在100 m识别出峰值867 ppmv(3.15 PAL),CO2浓度峰值可与8180的正偏移相对应,可能为白垩世末期炎热事件在茶陵地区的响应。结合上述岩相、碎屑组份指数和大气CO2浓度变化,本文认为,茶陵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总体上为较炎热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别地,本文对上白垩统戴家坪组中的大型成壤钙质结核(直径大于8 cm)进行了阴极发光和精细稳定同位素研究。阴极发光分析结果显示:钙质结核主要由棕红色微晶方解石基质和浅红色方解石脉构成,前者的阴极发光呈微弱橘红色或不发光,后者发光呈明亮橘黄色;以此阴极发光特征为指导,对基质和方解石脉分别进行了钻粉取样和碳氧同位素实验分析。基质的δ180值介于-7.96‰和-11.35‰VPDB之间,脉体δ180值介于-9.16‰~-11.16%VPDB之间。综合方解石构成、阴极发光和氧同位素表明,钙质结核存在两期方解石沉淀作用。依据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在样品CL-11C4和CL-11C2和的δ18O值中识别出3条大气方解石线(MCLs),分别为-9.04‰±0.18‰、-9.15±0.14‰和-8.03‰±0.11‰VPDB。估算出茶陵地区晚白垩世晚期的大气水δ18Ow值为-5.76 ‰-6.91 ‰VSMOW,与北美近似纬度地区同期的降水一致。大气水δ18Ow值的估算结果为白垩纪水文循环模型及古大气环流模拟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同时证明增强的大气水循环可能是温室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介绍了Landsat 7 的一种自动云量评估(Automatic Cloud Cover Assessment,简称ACCA)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每一景ETM+图像数据的两遍扫描进行云量评估。第一遍扫描,利用景中地物的反
脱贫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繁荣昌盛。研究基层脱贫巩固政策执行力有三大意义:一是脱贫巩固政策执行的政治功能意义。维护和巩固政权权威性功能,保证政策的高效传达与落实功能,提高社会成员幸福感、获得感的保障性功能。二是脱贫巩固政策执行力的经济功能意义,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清除顽疾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问题。三是脱贫巩固执行力的文化功能意义
低渗油藏孔隙结构复杂,比表面积大,空气泡沫驱过程中起泡剂在储层中吸附损失严重,影响空气泡沫驱的应用效果。延长东部油田甘谷驿油区孔隙度平均为10.76%,渗透率平均为0.933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由于信息垄断与信息孤岛并存,共享形式有限,不能满足公众需要,民众参与度不足。应对信息
正反问句即A-not-A问句是土家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问句,含有能愿动词的土家语正反问句的表现形式与普通话及其它方言存在差别。土家语含有能愿动词的正反问句形式为“动词+动
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栖身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向往空气清新、景观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国在地形原生态资源丰硕的条件下,筹划构筑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将城区
忠实义务是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义务,由于忠实义务的内涵及外延模糊,现实中常被滥用。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也常有劳动者突破现有的法律救济途径,采取不履行自己义务的法外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抗辩规则实质上是在平衡用人单位利益的前提下,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私力救济的方法,可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有效地维护劳动者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行政资源,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劳动
本研究以秦巴山区三种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种子胚、定芽或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