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生产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在烟草成熟后期危害十分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技术,由于烟草是叶用经济作物,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有特殊的要求,农药残留、病原菌抗药性以及对卷烟卫生的影响,限制了农药的大规模利用,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防治途径以克服农药残留和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生物防治安全、无污染、无公害,可以克服农药残留和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是烟草上有害生物进行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Ata28菌株是从重庆烟区烟草健康植株上分离获得的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在PD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烟草赤星病强致病力菌株Tbs3的生长,温室控病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拮抗细菌Ata28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紫外线、紫外线和氯化锂、硫酸二已酯及微波对Ata28菌株进行诱变选育,以期获得拮抗性能更强,生物学性状更好的优良菌株,为大田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采用紫外线诱变Ata28菌株时,通过预备实验,计算Ata28菌株在不同诱变时间的致死率和正变率,选择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10s,20s,30s诱变;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5个突变菌株在PD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Tos3的生长,抑菌带高于出发菌株Ata28,抑菌带最大值达9.4 mm;在温室控病中,获得了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防效的突变菌株Uv-126,烟苗经Uv-126菌液处理3d后接种Tos3的防治效果达52.2%,比出发菌株Ata28的防治效果好。 2.采用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Ata28菌株,通过预备实验,计算Ata28菌株在不同诱变时间的致死率和正变率,选择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10s,15s诱变;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8个突变菌株在PD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Tbs3的生长,抑菌带高于出发菌株Ata28,抑菌带最大值达9.7mm;经温室控病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了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防效的突变菌株Uv1-190、Uv1-199,烟苗经Uv1-190、Uv1-199菌液处理3d后,接种Tbs3的防治效果达51.3%、54.9%,比出发菌株Ata28的防治效果好。 3.采用硫酸二已酯诱变Ata28菌株,通过预备实验,计算Ata28菌株在不同诱变时间的致死率和正变率,选择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20min,40min,60min诱变;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7个突变菌株在PD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Tbs3的生长,抑菌带高于出发菌株Am28,抑菌带最大值达10.5 mm;经温室控病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了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防效的突变菌株Des-66、Des-50,烟苗经Des-66、Des-50菌液处理3d后,接种Tbs3的防治效果达52.0%、56.6%,比出发菌株Ata28的防治效果好。 4.经微波诱变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Ata28菌株,通过预备实验,计算Ata28菌株在不同诱变时间的致死率和正变率,选择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60s,120s,180s诱变;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7个突变菌株在PDA平板上可明显抑制Tbs3的生长,抑菌带高于出发菌株Ata28,抑菌带最大值达10.9 mm;经温室控病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了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防效的突变菌株Mw-110,烟苗经Mw-110菌液处理3d后,接种Tbs3的防治效果达58.0%,比出发菌株Ata28的防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