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A4小分子蛋白类似物的构建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LA4/CD80信号通路对免疫系统内稳态的维持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内稳态至关重要。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是由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呈递的抗原肽特异性结合而启动。第二信号主要由T细胞表面的免疫共刺激因子CD28与APC上的配体B7-1(又名CD80)或B7-2(又名CD86)结合所引发的。两个信号共同作用,活化T细胞。CTLA4是T细胞表达的免疫抑制性受体,属于CD28家族,它可以与CD28竞争结合APC上的相同配体,但抑制T细胞的活化。当T细胞活化后,CTLA4在T细胞中表达并快速转运至免疫突触,产生免疫抑制信号。此外,由于CTLA4对B7配体的结合亲和力高于CD28,并与CD28竞争结合B7配体,抑制了共刺激信号,产生抑制IL-2作用和T细胞增殖的阴性信号。因此,CTLA4抵消CD28的活性,作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共抑制分子,也称为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防止免疫过度激活的重要机制。癌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信号来抑制肿瘤免疫、逃避免疫监视,从而能够在体内生长。因此阻断CTLA4与B7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释放CTLA4对T细胞免疫反应的“制动”,从而导致肿瘤死亡。因此,CTLA4成为了第一个针对癌症治疗的靶向免疫检查点。近年来,CTLA4抗体和CTLA4融合蛋白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Ipilimumab是CTLA4的首批免疫治疗抗体,已于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现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相反地,CTLA4-Fc融合蛋白,一种B7拮抗剂,能够与B7配体结合并阻断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从而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例如,重组CTLA4融合蛋白Abatacept,包含人CTLA4的胞外域结构和人IgG1 Fc片段,被批准作为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选择性共刺激抑制剂。Belatacept也是CTLA4和Fc的融合蛋白,于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肾移植患者。目前,阻断CTLA4/B7信号途径的临床试剂主要是抗体或融合蛋白的大分子蛋白,而很少有小分子抑制剂被报道。抗体分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仍存在一些自身缺点,例如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和二硫键依赖性,这导致抗体分子的热稳定性低,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高,以及肿瘤渗透效率较差,这些缺点造成了抗体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小分子抑制剂如今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的治疗效果下,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降低免疫原性副作用,降低成本,提高穿透肿瘤的效率。单体抗体样支架分子(monobody或adnectin)在小分子抑制剂中脱颖而出。这类蛋白分子来源于人类Ⅲ型纤连蛋白的第10单元(以下称为FN3)。FN3是由94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FN3的结构高度类似于抗体的可变结构域,它们都具有两组反向平行的β折叠夹层结构。FN3的三个环BC,DE和FG在结构和空间位置上类似于抗体中作为抗原结合位点的互补决定区(CDR)。同时,FN3的BC,DE,FG环可以被替换或突变而仍然保持结构稳定,并成为具有靶蛋白结合能力的蛋白,这类蛋白分子即被称为monobody 或 adnectin。monobody 保持了 FN3 的结构稳定性。一些针对 monobody的临床前研究正在开展。作为抗血管生成单体的CT-322 monobody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Ⅰ期试验中,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传导显示出降低肿瘤生长和低毒性的潜在作用。此外,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结合免疫检查点配体PD-L1的monobody单体可以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结合,并且临床中正在用于在追踪人类肿瘤中无创性PD-L1表达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讲CTLA4的CDR1和CDR3区架构到FN3对应的区域,即BC环和FG环,构建了 CFN13和CFN13-Fc的重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诱导和表达,利用Ni-NTA柱纯化这些重组蛋白,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FN3生物骨架构建了 CTLA4小分子蛋白类似物CFN13和CFN13-Fc,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来评估这些蛋白的体外活性。为了选择CTLA4上的移植结构域,选取CTLA4的互补决定区(CDR)3上的CD80结合结构域(MYPPPY基序)并合成了小肽EL16。竞争性ELISA实验发现小肽EL16能够显著抑制CTLA4与CD80的相互作用。随后,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小肽EL16以及CTLA4的CDR1(这个区段对与CD80的结合也是关键的)移植到FN3上并获得新的CD80结合单体蛋白CFN13。CFN13显示出天然受体蛋白CTLA4 80%的结合亲和力。另外,为了增加半衰期,将CFN13与人IgG1 Fc融合,构建了CFN13-FC融合蛋白。如所预期的,CFN13-FC与CD80的结合方式类似于CFN13,都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与CD80结合,并且在浓度为200 μ g/ml和100 μ g/ml时,对天然受体CTLA4-Fc与CD80的相互作用分别显示出41.0%和31.4%的抑制。此外,肽EL16可显著性抑制CFN13-Fc与CD80的结合,在浓度为100 μ g/ml和50 μ g/ml时抑制率分别为64.3%和52.8%,表明小肽EL16与重组蛋白CFN13-Fc具有相似的CD80结合位点,且CTLA4的CDR3基序在与CD80的结合中比CDR1贡献更多。进一步地,我们通过SWISS-MODEL构建肽EL16和重组蛋白CFN13的3D结构。通过ZDOCK模拟EL16/CD80和CFN13/CD80的结合模式。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肽EL16和CFN13共有的“MYPPPY”基序与CD80的非极性表面形成疏水性接触,是对CD80的结合贡献最大的区段。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为CTLA4小分子蛋白类似物的构建提供了有意义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生物丁醇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及重要的化学品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大肠杆菌遗传背景清晰,遗传操作简单,因而被用于丁醇生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但丁醇对细菌的毒害作用限制了工程菌的丁醇产量,因此研究丁醇耐受机制和选育丁醇耐受菌株对提高生物丁醇产量十分重要。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一株高耐丁醇突变株E.coli BW1847,在本研究中经分子鉴定揭示该突变株中有9个突变基因,对这些突变基因进行功能互补实验,研究表明编码
桥面平整度是影响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的一种主要因素。目前,在车桥耦合的模拟研究中普遍将车桥假定为持续性接触,较少考虑在不平桥面行车时产生的轮对脱空现象。而在现实工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譬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森林火灾、病毒肆虐、石油资源的日渐匮乏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风能等可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正红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株/hm~2)为主区,株行距配置(cm+cm)为副区,2017年设2个大田种植密度即45000(A1)、67500(A2)和5种株行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钙离子感受蛋白家族,其成员通过感受并传递Ca2+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对该家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政策和要求,提出要整合行政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又、多头执法问题;整合优化执法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作为一种在0.1~10T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因其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安全检测、雷达成像、生物医学等领域。然而,传统金属材料的不可调性和较大的能量损耗,极大的限制了 THz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二氧化钒(VO2),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导电特性和相变性质的超材料,VO2的相变温度为68℃,我们可以通过电、热和光控
目的: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具有磷酸苏氨酸裂解酶活性,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细菌全身播散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对城市环境及地面交通带来巨大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对地面交通压力起到极大的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消防安全带来了挑战。地铁区间隧道出入口少、通道狭窄、疏散距离长、人员多,因此,隧道火灾容易造成人员恐慌。隧道火灾安全及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对于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种,大多数研究采用小尺
大豆[Glycine max(L.)Merri]是我国主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来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大豆是水分敏感作物,易受干旱影响而降低产量,筛选大豆耐旱优异种质及发掘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