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别对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硬地比赛中相持阶段的步法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步法的应用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下列结论:1.中外运动员相持阶段的各种击球步法的总拍数的频率特征分析(1)国内选手中,李娜和郑洁总的步法应用情况相同,进攻步法>防守步法>相持步法,彭帅为进攻步法>相持步法>防守步法,都以进攻型为主;国外选手总的应用步法相同,防守步法>进攻步法>相持步法,都以防守型为主。(2)中外六位选手在相持阶段各自都有常用的五种步法,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中外选手进攻步法的应用频率相差较大(国内占40.3%,国外占27.7%),防守步法和相持步法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3)在防守步法、进攻步法和相持步法中,中外选手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步法相同,分别是大力转移步法、上步击球步法和身体旋转步法;且上步击球步法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2.中外运动员相持阶段各击球步法应用空间的特征分析(1)中外运动员相持阶段各步法综合应用的区域,从横向比较相同,后区>中区>前区;纵向比较不同,国内为中区>右区>左区,国外为左区>右区>中区。(2)中外运动员各种步法的应用空间基本一致:相持性步法主要分布在左中、右中和中中后区的底线区域内,右区比例大于左区,正手的使用比例大于反手;防守步法除应急步法分布没有规律外,主要分布在左后、右后单双打边线附近和球场两侧底线后的区域;进攻步法主要分布在左中、右中和中中的中场区域;关闭式步法分布很集中,主要分布在左半球场底线附近,正手很少使用。3.中外运动员相持阶段各种击球步法得失分率的比较分析(1)中外选手相持阶段各种击球步法得失分率规律基本一致:相持、进攻和防守步法的得分率都小于失分率(除彭帅和克里斯特尔斯的进攻步法的得分率大于失分率),且得分率都不高。(2)国外选手的相持和防守步法的得分率都大于国内选手,进攻步法的得分率略小于国内,整个相持阶段国外选手的得分率高于国内选手,说明整个相持阶段国外选手步法应用的有效性高于国内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