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强制清污费用的法律性质、索赔主体、索赔基础、所涉的法律关系、强制清污费用的合理性等问题是当事人之间经常存在争议的焦点问题,而由于我国目前并无“法律”层面的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导致各个法院在裁判观点上也存在截然相反的情况,理论界的观点也见仁见智。本文通过对选取的我国各级法院审判的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的34个样本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就这一问题上存在的争议,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分别对这些争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本文分为4章:第1章基于对34个样本案例的调查和分析,归纳了我国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的司法实践现状,梳理出实践中有关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的争议问题。第2章通过纵向考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变迁,揭示出海事行政机关对海上清防污的管理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管理方式(即船方与清污单位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和没有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强制清污费用的法律性质和实现路径。其中,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大多会支持清污单位作为原告直接向与其并无签订任何清污协议的污染责任人提起民事索赔这一情况,本文特别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在行政代履行的法律关系下,清污单位作为实施代履行的第三人与义务人(污染责任人)之间并无任何法律关系,清污单位向责任人直接起诉索赔清污费用是缺乏请求权基础的。在第2章中关于强制清污费用的法律性质及实现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第3章、第4章分别针对实践中争议的强制清污费用是否为限制性债权、强制清污费用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以及能否优先受偿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