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共国际形象研究

来源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对中共的封锁和负面宣传,中国共产党为改善自身形象,为争取外援进而赢得抗战胜利做了诸多工作。在多方因素影响下,1944年美军观察组赴延安考察得以成行。观察组成员在赴延安考察期间,同中共进行深入接触、交流后,看到了中共真实的面貌和形象,并通过撰写考察报告等形式,将中共形象传递给外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共的国际形象。本文在始终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观察组成员报告等一手资料,从美军观察组的视角,对延安时期中共形象展开分析,力图还原观察组成员眼中真实、客观的中共形象,并对观察组赴延安考察期间中共国际形象的构建展开分析,以期为当今中共构建国际形象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从美军观察组的视角入手展开对延安时期中共国际形象构建的研究。第一部分是文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共国际形象和美军观察组的研究现状,并对文章的创新点、重难点等展开基本论述。第二部分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共构建国际形象的背景,主要从国民党对中共的全面封锁、外界对中共的负面认识、中共为取得抗战胜利,积极争取外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总结了美军观察组对中共形象的认识,分别为:对中共社会面貌的认识;对中共工作作风的认识;对中共军事形象的认识;对中共人物形象的认识。第四部分就观察组考察时期中共对国际形象的构建方式展开分析,主要从中共为改善形象而积极主动构建和被动构建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中共为改善自身形象积极主动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积极准备,重视观察组赴延安考察;积极寻找共同理念;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共形象。中共国际形象的被动构建主要体现在观察组对中共国际形象的构建作用上,主要是:观察组赴根据地考察;观察组撰写考察报告。第五部分对观察组考察期间中共构建国际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展开论述。其历史意义主要是:是中共走向国际社会的开端;改善了中共的国际形象。对当今的现实启示为:始终坚持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始终坚持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理念。
其他文献
只有变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在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和促进,这对于
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一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此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极为必要的。在初一学生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小时候,每到芒种时节,爷爷便扛着犁,赶着黄牛去田里耕种,看着那一株株嫩绿的禾苗迎风招展,爷爷的脸上便笑开了花。  “芒种忙,麦上场。”正如农谚所说,每逢芒种节气,田间地头的农活儿总是会让人们忙成一团。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既是北方金黄饱满的麦粒,也是南方扎根土地里的稻种,既播种,又收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的蔓延牵动了国人乃至全球人民的心,无数医疗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一线,“隔离”、“封城”成了这个春节的关键词。各个行业停工停产,教育行业也不
围绕商用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全热交换器选择、外机容量的确定、冷媒管长的修正、系统施工安装控制等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