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体外抑菌试验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微粉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上正逐步得到应用,并已显露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以经典名方黄连解毒散为对象,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连解毒散药代动力学和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为该技术在中药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中,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技术和普通粉碎技术制成相应粉体,并进行以下试验:1.健康的成年家兔10只,随机分组2组,按4g·kg-1的剂量分别一次性灌服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和细粉,在预定的时间点颈静脉取血,用HPLC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黄连解毒散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小檗碱、栀子苷的质量浓度;血药浓度采用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动学软件进行自动拟合处理。2.应用管碟法进行两种粉体的体外抑菌试验。 家兔灌服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和细粉后,药代动力学结果如下:(1)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其中超细微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990)μg/ml,α(0.271)1/h,B(0.171)μg/ml,β(0.0819)1/h,Ka(0.497)1/h,t1/2α(2.556)h,t1/2β(8.46)h,AUC0→∞(3.401)μg·ml-1·h,Vd/F(6.752)L.kg-1,Tpeak(3.005)h,Cmax(0.311)μg/mL;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414)μg/ml,α(0.253)1/h,B(0.323)μg/ml,β(0.119)1/h,Ka(0.419)1/h,t1/2α(2.74)h,t1/2β(5.83)h,AUC0→∞(2.611)μg·ml-1·h,Vd/F(12.890)L.kg-1,Tpeak(3.645)h,Cmax(0.215)μg/ml。(2)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其中超细微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672)μg/ml,α(0.641)1/h,B(0.015)μg/ml,β(0.0241)1/h,Ka(0.911)1/h,t1/2α(1.08)h,t1/2β(28.72)h,AUC0→∞(0.895)μg·ml-1·h,Vd/F(185.25)L.kg-1,Tpeak(1.48)h,Cmax(0.0913)μg/ml;细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557)μg/ml,α(0.520)1/h,B(0.0150)μg/ml,β(0.0367)1/h,Ka(0.617)1/h,t1/2α(1.33)h,t1/2β(23.56)h,AUC0→∞(0.613)μg·ml-1·h,Vd/F(178.02)L.kg-1,Tpeak(1.934)h,Cmax(0.0565)μg/ml。(3)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药动学行为均符一室模型,其中超细微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14)h,T1/2Ke(1.70)h,Cmax(0.627).μg/ml,Tpeak(0.672)h,Ka(4.873)1/h,AUC(1.899).μg·ml-1·h,CL/F(2.106)L·h-1·kg-1,Vd/F(5.109)L·kg-1;细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36)h,T1/2(Ke)(1.41)h,Cmax(0.419)μg·ml-1,Tpeak(0.957)h,Ka(1.938)1/h,
其他文献
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教育领域的普及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当代的社会对就业者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在逐年增长,因而我们应该高度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史留存下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承.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我国的民族复兴大业息息相关.而具体到教育层面,优秀传统文化,可
儿童戏剧是由文学、语言、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元素所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是儿童文学与戏剧艺术融合的艺术成果,它通常在题材选择、故事形态、语言表达、表演形式等
互联网的普及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效率,在教育领域,信息化也正在逐渐的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的改革实践,越来越多的老师
笔者多年从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极大多少的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以及一些从事学生德育的管理者往往只重视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思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的目标有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