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关联作图解析玉米穗发芽遗传基础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籽粒的优质高产是玉米重要的育种目标。近几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玉米收获期高温高湿的气候,以及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上升,致使玉米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玉米籽粒的品质和产量,因而玉米抗穗发芽的遗传研究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玉米PHS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利用自然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血缘的花期一致或相近20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2环境PHS表型进行进行评价。利用RNA-seq和MaizeSNP50获得的556,80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5%)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Q+K),MLM(Q+K))分别对2环境的穗发芽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2环境PHS表型进行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1、2环境下重复间PHS表型具有较大变异,相同环境不同重复间PHS具有较高相关性(0.30<r<0.70)。同时方差分析显示自交系间广义遗传率2个环境下分别为82.50%和78.60%,表明PHS表型受遗传控制。
  2、2个环境下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获得了25个与PHS表型显著相关的QTL位点。可解释8.31%~37.91%的表型变异,而且有6个位点与已报道穗发芽位点具有相近位置。
  3、基于2个环境的PHS表型BLU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10个与PHS显著相关的QTL位点,可解释10.12%~26.26%表型贡献率。其中2个位点在2个环境下共定位。
  主要结论:2个环境PHS和它们的BLU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35个QTL位点,这些位点与已报道的玉米、拟南芥或水稻的脱落酸代谢途径相关;基于2个环境的PHS的BLUP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2个共定位QTL。这些QTL位点和标记将为玉米PHS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标记或基因资源。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共青团的工作和建设向互联网转型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在全团范围内的普及与运用和对"智慧团建"系统的相关功能进行概念上的转型重组,同时结合团内实际需要对系统进行纵深化探索开发,有利于实现团务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实现团青引领的深层化、集中化、明确化,实现管理方式的清晰化、便捷化、灵活化。
有机磷农药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在马里它们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并且一直是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有机磷农药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对环境安全以及人群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对生物最主要的毒性为神经毒性,包括对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以及相关酯酶的活性改变、迟发性神经毒性及神经发育毒性等毒性作用。虽然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定了其对人类发育毒性的各种形式,但这些研究被发现是还不够深
学位
随着红树莓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逐年增加,树莓的传统加工业也亟待转型升级。基于红树莓营养物质全面,尤其花青素、鞣花酸和树莓酮等含量丰富,但果实不易储藏及运输,深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发展慢等现状,本研究以红树莓为原料,展开红树莓专用的益生乳酸菌发酵剂研究,包括发酵菌株的筛选、增殖培养基的选择及优化;以及细胞浓缩和冷冻干燥处理条件等,为进一步开发红树莓益生乳酸菌发酵产品奠定基础。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通过菌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产品中污染严重,食物中毒后会导致急性胃肠炎。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方法步骤繁琐,耗时费力,不能快速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建立了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ingle primer isotherm
学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以产生肠毒素、溶血毒素等,对公众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牛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生长的媒介,因此,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仍以传统检测方法为主,但是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  
学位
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是一种新型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婴幼儿配方奶粉感染新生儿和婴儿,并引起诸多疾病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目前,国内外关于克罗诺杆菌的检测主要是传统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低,耗时长,不能达到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克罗诺杆菌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
本试验利用小麦品种L10与叶锈菌生理小种260和165分别构成不亲和与亲和组合,对自噬体膜来源和功能进行探究。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利用电镜观察到不亲和组合中寄主发生HR的细胞内有自噬泡存在,采用RNAi和VIGS技术对小麦品种L10中自噬相关基因TaATG8进行沉默,发现在基因沉默植株中HR面积明显大于对照植株,而且吸器母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证明了不亲和组合中自噬对HR有重要调控作用。为了更加深入了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