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以钢筋为骨架承受拉力,以混凝土为粘结材料承受压力,适用于建筑中梁、板、柱、梯、台等各个结构位置。现今无论住宅建筑还是商用建筑都采用容积率相对较高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形式,建筑物底层构件荷载过大。底层框架柱为了承受上部荷载,柱的直径需不断增大,既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又不美观。为此,本文研究了更小直径更高强度的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不仅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而且减小了柱子的直径,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本文以双层箍筋约束混凝土柱为研究对象,进行竖向加载试验,采用AE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试验过程AE参数以及图形的分析,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受压柱的损伤演化规律;结合分形理论,研究AE图形的分形维数与p-s曲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E参数图形具有分形特征,且随着应力的增加,AE参数图形盒维数不断增大,分形维数与应力水平呈正相关;定义以分形维数为变量的损伤算子,建立与AE参数有关的钢筋混凝土物理方程,比较方程曲线与实验曲线,结果显示引入声发射参数图形的分形维数能够表征构件的损伤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损伤程度判别公式,为结构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提供了定量的描述指标。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构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场进行动态量测;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双层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加载前期与加载后期应变变化有较大差别,反映了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应变前期平稳后期活跃的特征;由DIC用户软件分析构件的全场应变,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位移网格图和应变云分布,通过云分布的不同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构件加载过程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应变不同,应力集中区域在峰值应力之后会出现“应变松弛”现象,计算结果也表明在分析构件整体应变的过程中,数据输出区域的将对计算产生影响,如果区域中存在应变松弛现象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同时,实验也说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全场性等特点,适用于结构受力的动态量测,是结构的变形检测与健康监测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