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箍筋约束混凝土承载特性及损伤演化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以钢筋为骨架承受拉力,以混凝土为粘结材料承受压力,适用于建筑中梁、板、柱、梯、台等各个结构位置。现今无论住宅建筑还是商用建筑都采用容积率相对较高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形式,建筑物底层构件荷载过大。底层框架柱为了承受上部荷载,柱的直径需不断增大,既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又不美观。为此,本文研究了更小直径更高强度的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不仅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而且减小了柱子的直径,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本文以双层箍筋约束混凝土柱为研究对象,进行竖向加载试验,采用AE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试验过程AE参数以及图形的分析,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受压柱的损伤演化规律;结合分形理论,研究AE图形的分形维数与p-s曲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E参数图形具有分形特征,且随着应力的增加,AE参数图形盒维数不断增大,分形维数与应力水平呈正相关;定义以分形维数为变量的损伤算子,建立与AE参数有关的钢筋混凝土物理方程,比较方程曲线与实验曲线,结果显示引入声发射参数图形的分形维数能够表征构件的损伤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损伤程度判别公式,为结构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提供了定量的描述指标。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构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场进行动态量测;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双层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加载前期与加载后期应变变化有较大差别,反映了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应变前期平稳后期活跃的特征;由DIC用户软件分析构件的全场应变,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位移网格图和应变云分布,通过云分布的不同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构件加载过程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应变不同,应力集中区域在峰值应力之后会出现“应变松弛”现象,计算结果也表明在分析构件整体应变的过程中,数据输出区域的将对计算产生影响,如果区域中存在应变松弛现象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同时,实验也说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全场性等特点,适用于结构受力的动态量测,是结构的变形检测与健康监测的有力手段。
其他文献
强烈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会因为相邻梁跨间(伸缩缝)发生碰撞而毁坏,对桥梁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一座3×16m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碰撞行为进行动力时程计算分析,探讨了
海湾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要求100年以上。由于结构耐久性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非常复杂、多因素影响的世界性难题,所以要在海洋环境中达到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是一项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储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储罐的地震灾害却十分严重,除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外,还可能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爆炸。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小储罐
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其在中低层建筑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高层隔震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高宽比,有很明显的倾覆效应,当强震作用在隔震建筑时,支座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拉应
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发生火灾,对在冲击荷载和火共同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与倒塌效应研究,既是多学科交叉的难度很大的科学问题,又是具有国家安全防护意义的工程实际问题。
由于引起堤坝溃坝的风险因素众多,而且存在大量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和量化,现有堤坝运行风险的评估和健康诊断是目前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充分分析
以20世纪70年代的某一砖混结构中的梁构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锤击法和压路机定点振动法为激振,对其进行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并基于光纤光栅表面应变计的监测结果,对其进行可靠性
开展邻近建筑物条件下西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减灾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邻近建筑物条件下西安盾构隧
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渗漏性,从而取代了整体性较差的预制板成为现今主要的建筑楼盖形式。但是混凝土楼板因为其自身特性也存在一些缺点,目前最困扰的便是裂缝问
本文对张拉索膜结构的风致动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张拉索膜结构的风致动力效应主要是指风激动力性能分析问题,即研究膜结构在风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和随机响应。本文首先论